单季稻虾套养一年当中生产环节分解

   2019-10-21 网友投稿5710
核心提示:稻虾模式:通过改造低洼水田湖田, 以较低的成本得到适合小龙虾生长的环境条件。一般只加高田埂(在稻虾模式中,田埂至少要高过平台1.2米,以保证高温季节平台水位最少能保持60-80公分),开挖虾沟,而不

稻虾模式:

通过改造低洼水田湖田, 以较低的成本得到适合小龙虾生长的环境条件。一般只加高田埂(在稻虾模式中,田埂至少要高过平台1.2米,以保证高温季节平台水位最少能保持60-80公分),开挖虾沟,而不用将稻田全部开挖。这种模式主要适合水田较多且成片的地方。 小到三五亩,大到几百亩。上半年养虾,下半年种水稻。水稻的种植错开了高温天气,避免了继续养殖小龙虾有可能产生的病害、死亡风险。同时通过清塘晒塘,恢复稻田底质,为秋后小龙虾生长创造有利环境。水稻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稻茬及稻谷也为秋后小龙虾提供了饵料补充来源,为秋苗提供栖息和隐藏环境。

稻虾单季模式分解:

3月:气温上升至10度~15度后,小龙虾出洞,由上一年稻田内种虾自行繁育的虾苗开始入水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期间如果虾苗密度不够,可就近收购其他养殖户的虾苗进行补苗。需要注意的是,早春第一水虾苗价格都比较高,价格在20-35元之间,要考虑虾苗投放与产出效益,合理控制成本,除低补苗风险)。如果稻虾田内虾苗密度比较大,应该及时间苗,在高价位时卖出一部分或者全部卖出虾苗与商品虾,待虾苗价格下跌至比较适合的时候再另行补苗进行培育(这一步操作可以说是养虾赚不赚钱很关键的一步。把握的好,通过卖苗就能实现当季的小龙虾养殖收益的70%。

的图片 第1张

关于春苗的投放密度如何控制:80-100尾/斤的规格,每亩8000-10000万。低于这个密度,可能达不到预期的产量,高于这个密度,会超过水体环境的负载,增加小龙虾病害死亡风险。实践证明,过高的密度,小龙虾种群会产生适应性死亡用以调节密度。同时,过高的密度会打破水环境平衡,导致小龙虾品质与规格整体下滑。

3月虾池管理:气温高升上来,宜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虾苗生长。此期间是小龙虾生长旺盛期,宜加强饲料投喂。饲料宜使用32-36左右的高蛋白含量的商品饲料,另可使用促进微生物生长的虾肥,为小虾苗提供开口料。

3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青苔!!!青苔一直以来是小龙虾养殖中最大的难点。重点在防。一旦青苔在早春爆发,非常难治量。原因并不在于无法清除,而是一般的杀青苔药对小龙虾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弄不好很容易死虾。如果是少量的青苔,可以人工清除,再使用腐殖酸钠全池泼撒,起到避光抑制底部青苔生长的作用。重点是肥水,同时培菌培藻,一则解低水体透明度(保持30公分左右的透明即可),二者培养青苔的竞争对手,消耗青苔生长必须的养分。

要想早春不长青苔,最好的防治手段就是在年前进行肥水。否则等到青苔爆发时,已经难以控制。

4月:4月份气温上升到20-30左右时,小龙虾进行生长的全盛时期。经过15-30天的养殖,小龙虾的规格已经大部分达到了上市的要求。在捕捞商品虾的同时,补大留小。卖掉大规格商品虾和长不大的铁壳虾,保留虾苗继续养殖。随着捕捞的进行,小龙虾存塘的密度会降低,根据捕捞的量或存塘的密度,可以不定期适当进行补苗。一般每三天到一周补一次苗,量可大可小。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时间,保持水环境能支持的最大负荷进行养殖,以提高收益。

4月份虾池管理:随着气温长高,虾池的水位也要慢慢加深至40-50公分,增加水体养殖负载。饲料投喂要跟上,断不可爱惜饲料。投喂量不能少也不能多,少则生长放缓,小龙虾夹草,破坏水生态平衡,多则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建议在浅水区设置几处观察台,随时观察小龙虾的摄食,2小时内能吃完则加量,第二天早上如果还没有吃完就减量。如果发现池塘内大量出现断草,一定是饲料投喂量不够,需增加饲料投喂量。投喂量有一个大致的比例,一般春季为小龙虾体重的5-8%,当然有时候池塘有多少虾很难估计,最好以预估加观察来控制。阴雨天及闷热天气减量,暴雨减量,水质恶化时减量,最好不要停止喂食。在这一过程中,补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小龙虾生长快慢都有赖于数次的及时脱壳,脱壳次数不够,小龙虾就会长成铁壳虾。

4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水质恶化。由于气温上升,稻田留存的稻茬以及底部的腐殖质开始加剧腐烂,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小龙虾频繁的活动及旺盛的代谢,残余的饵料腐败,都是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必须定期进行改底解毒杀菌(改底分生物改底和化学改底,具体说明在后期的文章中会专门讲述,此处省)。

的图片 第2张

我个人把4月中旬当成小龙虾养殖的拐点。两个原因: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养殖,池塘的生态压力已接近极限值,此时可最后投放一批虾苗,直至养殖上市。之后的五六月分是小龙虾的发病死亡高峰期,也是小龙虾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同时还是小龙虾行情跌至谷底的阶段。此时再大量投放虾苗,风险将大大增加,小龙虾的生长放缓,饲料利用率下除,价格也较低,养殖意义不大。

五月:这就是小龙虾养殖户常说的“黑色五月”、“魔鬼五月”、”被诅咒的五月“。因为此时虾池的生态负荷已至极限,其导致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连续30多度的高温;2.多变的天气;3.之前种植的伊乐藻将进入休眠状态,其生长活性降低,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耗氧量将大于造氧量,水藻开始老化、腐烂本身也造成水质恶化;4.底质恶化。以上几点导致小龙虾出现缺氧,由氨氮亚盐超标导致的中毒,及细菌感染引起诸多疾病,其中常见的有烂腮,烂尾、尾部起泡、肠炎、肝炎、纤毛虫、底板脏、长青苔等。

五月份虾池管理:

1.虾池内种有伊乐藻的,要间草,割尖。防止水草出水老化腐烂,密度过高导致水草根部老化腐烂,造成缺氧和水质恶化。

2.加深水位,避免水温过高。一般平台水位保持在60-80公分,有条件的可以达到一米深。

3.定期补钙,促进小龙虾脱壳生长,防止身上长青苔。

4.定期改底解毒消毒,培菌培藻。

五月如果出现小龙虾大量发病,死亡,除了做必要的治疗,最根本的办法只有一条:尽量捕捞,降低密度,减小虾池环境压力。不要因为行情不好,价格便宜而舍不得。舍不得的结果就是每天捞死虾玩。

六~八月份:经历了黑色的五月,气温气候趋于平稳,池塘内腐殖质及稻茬的腐烂进入尾声,小龙虾在较低密底的情况下,虾池环境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与改善。可以考虑补充一部分虾苗,进行第二阶段的养殖。但由于最根本的因素“水草”品种没有进行更换,伊乐藻本身不适合在高温天气生长,其对水环境的作用趋于0,加上底质本身没有进行晒塘消毒等深度处理,养殖本身还是存在较大风险。此时也可考虑结束小龙虾的养殖,排干平台水位,让小龙虾落沟,进入水稻种植阶段。如果继续养殖,可在六月底七月初小龙虾捕劳上市后保留一定量的种虾然后种一季晚稻。待水稻秧苗活根后,慢慢加深水位。之后按水稻种植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注:水稻种植期间需要除草和杀虫一定要使用对小龙虾无毒害作用的农药。)

平台干水期间,小龙虾全部集中在虾沟,所以不易保持过高的密度。期间不可间断虾沟水体的管理。必须定期进行改底解毒,或者培藻培藻。在水落虾沟时,可在虾沟两边移植一部分轮叶黑藻(实际的情况是有可能种不起来,因为小龙虾爱死这东西了),或者移植一部水花生或者水葫芦,起到净化水质或者遮阴的作用。覆盖面积不宜超过30%。水葫芦进入冬季后要清除虾池,以免冬天腐烂影响水质。

虽然进入水稻种植阶段,但最好不要断食,高温期可将饲料的蛋白含量降低28.同时配合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的黄豆进行投喂。投喂量相比春季可以可以按体重比减少。比如之前一百斤要投喂5-8斤饲料,现在可只喂3-5斤左右,具体还是要根据观察小龙虾摄食情况来定。进入七八月份,小龙虾进入交配的高峰期,补充足够的营养很重要。

在八月还可以考虑一项工作:清杂鱼。经过大半年的养殖,虾塘内小杂鱼已经很多。可以重点杀灭虾沟内的小杂鱼。根据清杂药物的说明,按剂量清杂。如果用清塘净之类的药物,待杂鱼死亡后尽早捞出,不可食用。然后换水,最后使用有机酸或大苏打进行解毒。

九月份:水稻收割以后,可晒田10-15天。人力可及的情况下,最好将收割机绞碎的稻杆清出池外。以免后期腐烂导致水质恶化。之后将水位关至30公分左右。之后小龙虾开始进入打洞孵化高峰期。浅水位有利于保持水温,缩短小龙虾卵的孵化时间。

十~十一月:塘内发现有已经孵化的虾苗,可利用肥水产品进行微生浮游生物的培育,为虾苗提供开口料,也可将黄豆磨碎后进行泼散,尽可能利用小龙虾越冬前的时间将小虾苗培育至一定规格,保证来年开春虾苗的规格和产量。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在很多地方早春的虾苗需求旺盛,行情非常不错。不少养殖户的收益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销售虾苗所得。因此秋后虾塘的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并非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水稻收割以后就不用管了。

在这段时间内,当气温下降10度上下,可以开始种植伊乐藻,为明年上半年的虾塘环境营造良好的基础。随着伊乐藻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始终保持水位能够淹没水草20公分左右。

十一月以后直至来年的3月以前,这段时间,饲料的投喂可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食量随着气温降低而减少,十五度以下可隔天喂一次,10度以下可隔两至三天喂一次。5度以下可隔一周喂一次及至停喂。

每年春节前后,气温开始上升。经过一个冬天的低温,虾塘的水基本都是清澈见底。有益藻类的生长都受到抑制。这条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青苔的生长。因此必须在青苔爆发前,也就是二至三月份,要及时肥水,培菌培藻,避免青苔爆发。早春一旦青苔爆塘,会严重影响虾苗的活动和生长,饵料投喂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可以持续到四月。因此年前务必做好肥水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在11月后用生物发酵鸡粪、羊粪、牛粪装袋放置于池塘四周。每亩两至三袋。待气温上升至20度以后捞出,以免水质过肥。

的图片 第3张

稻虾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空田期的时间提高了收益。但稻虾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1.现在大部分稻田都采用机器收割,稻茬留位较高,在来年四月气温升高后,因腐烂导致水质恶化是小龙虾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增加小龙虾病害风险,提高改底改水用药成本。

2.水稻播种期、苗期、分蘖末期、灌浆期都需要干水或保持浅水位,不适合小龙虾养殖。因为在小龙虾和水稻之间必须二选一。所以种水稻是以牺牲小龙虾产量为代价的。而水稻的效益远远比不上小龙虾,有时甚至没有收益。因此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种水稻并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在湖北地区稻虾模式目前正处于一个过渡期,水稻种植在某些情况下将慢慢被淘汰,进而实现稻田双季养虾,大大提高养殖效益。一季养虾模式下,小龙虾收获季节主要为3-7月。亩产量一般为200-300斤。高的能达到300-400斤。双季养殖模式下,小龙虾收获季节为3-5月,7-10月。全年亩产量一般可达到300-600斤,高的能达到七八百斤。但这种模式需要养殖户对小龙虾养殖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要求较高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此处提出只作参考,有条件才能进行尝试,以免受本文误导。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