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基础建设

   2019-10-25 网友投稿6590
核心提示:要问当下最流行的水产养殖品种,非小龙虾莫属,因为其门槛低、投入低、风险低但效益高等原因,小龙虾养殖早已经在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大部分范围内掀起了养殖的高潮。但近两年,小龙虾养殖数量虽然有一个爆发

要问当下最流行的水产养殖品种,非小龙虾莫属,因为其门槛低、投入低、风险低但效益高等原因,小龙虾养殖早已经在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大部分范围内掀起了养殖的高潮。

但近两年,小龙虾养殖数量虽然有一个爆发式增长,但却有相当大一批新老养殖户没钱赚甚至亏本,究其原因,笔者走访了湖南湖北龙虾养殖的集中区域,结合众多行业从业者经验教训,总结了几个关键点供各位从业者和观望者参考。

第一篇文章主要就小龙虾养殖的基础建设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键点。

一、场地选择

人工养殖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很高,因此在选择场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水源方便无污染,土壤最好为保肥能力强的壤土,养殖场地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改造;

当下最为实用流行模式的为稻田养虾,

稻田面积以便于投喂、起捕等原因,因此建议10-30亩为一个养殖单元。建议用有现成沟渠可供利用的稻田,以减轻养虾建设工程成本。

二、池塘开挖

大家都知道稻田养虾需要开挖环沟,但很多人不知道挖环沟的目的什么,这就要从龙虾生活习性来解释。

龙虾的生存水温为1℃~40℃,最适生长水温为16℃~33℃,高于上限温度,龙虾会进入深水区躲避高温,或者打洞隐藏;低于下限温度,龙虾也会打洞进行冬眠。因此在进行环沟挖掘的时候,沟的宽度控制在5~8米(池塘越大,或者养殖密度越大,沟应当越宽),沟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1.5米,为方便龙虾掘洞,环沟需要设计成呈倾斜状,坡比应当控制在1:2.5;平台水位应当控制在60cm~80cm为宜。

为方便种植水稻方便灌水,内梗的宽度设置为50cm,需要高出稻田平台20cm左右。

经过实践走访,面积超过20亩以上的稻田养虾,在收割进水之后,整个稻田四周虾苗较多,而中间较少,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种稻时候,稻田四周的龙虾有栖息的庇护所,而稻田中间的龙虾找不到躲避的地方导致中间龙虾损失较大。

因此在稻田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田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具体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字形,沟宽0.5~1.0米,沟深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以1.0米见方、深0.8~1.0米为宜。

三、加固田埂

通常情况下,新开挖的池塘,往往会渗水,因此在挖好环沟,彻底晒塘石灰消毒之后应尽早灌水,尽量关注更多水,使池塘土壤自然沉降,达到保水的目的。

也可把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外围建设田埂并夯实、加高、加宽、加固,确保田埂高于田面0.8~1.0米以便夏季稻田平台水位加深至0.6~0.8米。顶部宽约2米开挖虾。

小龙虾掘洞能力极强,可超过一米,因此外梗的宽度因控制在3米以上,以防龙虾将洞打穿。

四、防逃措施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便于养殖过程中整个稻田的进排水流畅。 为防止小龙虾在抽排水时候的损失,应当在进排水口安装铁丝网或双层密网(20目左右)。

小龙虾爬行能力和逆水上游能力较强,阴雨天或水体缺氧、缺食,就会爬出水面,因此在岸上安装防逃网或者防逃瓷砖,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田埂上设置围栏,高40~50厘米,可用硬质钙塑板或尼龙网片和硬质塑料薄膜共同使用或石棉瓦作围栏材料;田块拐角处设置成圆弧形,以避免龙虾逃跑和控制天敌进入。

五、总结:

良好的基础建设是养殖成功的基本前提,在设计场地的时候不能盲目建设,看着别人如何操作就如何操作。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小龙虾自身的生活习性来进行设计。

万事开头难,相信在龙虾养殖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池塘设计会给后期的养殖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提升养殖成功率。

后续会持续更新其他养殖关键点:放苗注意事项、密度搭配、饲料投喂、水草种植等。

技术顾问:监利建强水产、海大集团任义、汪帆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