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如何提高小龙虾存活率

   2019-10-29 网友投稿佚名3900
核心提示: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小龙虾养殖:如何提高小龙虾存活率

  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

  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近几年小龙虾很是火爆,每年的夏季要是吃不上几次小龙虾,就和没有过夏天一样。随着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户越来越多,质量和数量的竞争也越来越频繁,不少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把小龙虾养殖池内的小龙虾养殖密度搞的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变多了,不但小龙虾没有想象的那么皮厚肉多,反而病却更多了起来,尤其是以白斑病最明显。

  小龙虾白斑病具有发病时间长,死亡率高等特点,并且不易治愈。5月份的养殖池塘里,水温已经到达了20-30度,其中,在25-28度时,是小龙虾最容易患病的时候,而水温低于20度或者高于30度时候,死亡的情况又会基本消失。

  小龙虾身患白斑病之后,反应为停止摄食,并且反应迟钝,游泳不规则。一会儿在池边漫游,一会儿又俯卧在水底不动。小龙虾的头胸甲容易再产生此病后剥离,并且有空肠、空胃,甚至肝胰腺的萎缩,同时全身的颜色变浅。

  1.要多增氧。

  小龙虾在阳光不足的阴天脱壳,容易出现蜕壳不成功,壳软等情况,这种情况既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也容易诱发病毒性疾病,产生死亡的情况。所以,水中的溶氧量很重要,有增氧设备的池塘别不舍得开机器哟!溶氧量充足的池塘能够有效抑制池塘里的有害细菌,也能减少细菌感染,从而减少小龙虾的死亡。

  2.要勤改底。

  小龙虾的脱壳其实是小龙虾自身的一个吸水膨胀的过程,每次小龙虾蜕壳,都会吸收一次水体中的物质,如果蜕壳次数少,那对体质没什么太大影响。不过随着5月份养殖池塘内水温的变化大,水质也随着水温的变化毒素也在不断累积,从而使得每一次的蜕壳都是一次将有毒物质吸入体内的过程,因为对池塘的水体和底层毒素的改底解毒,对小龙虾的生长和减少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

  3.小龙虾保健不能忘。

  小龙虾对营养要求多,属于杂食动物,所以要考虑全方位营养,否则就会造成小龙虾的体质下降,进而诱发疾病。小龙虾的内服保健,一定不能忽视。

  4.减少病原菌。

  五月六月,天气渐渐炎热,条件适宜情况下,池塘中原有的病菌开始大量繁殖,这种对生存环境有所影响的病菌繁殖,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建议要在养殖过程中有效控制有害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杀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