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转水”的形成以及处理措施
"转水”,就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
前 兆
① 水体过肥,多为浓绿、蓝绿、茶褐色;
② 水体发黑或呈红色;
③ 开动增氧机时,水体有腥臭味,并会泛出大量泡沫;
④ 吃食缓慢,食量减少。
形 成 原 因
● 水中藻相过于单一:
当天气、温度、溶氧、水温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池塘藻类单一,这样的水体往往也是很难稳定,很容易就发生转水象;
● 天气突变:
阴雨天突然变成高温闷热的时候,特别是连续的阴雨天气突然连续高温,这时候水体理化指标温度、气压、溶氧、pH值、有毒物质等也会随着天气突变而急剧改变,水体应激过大,藻类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死亡,引起倒藻。
● 管理不当:
比如过量施肥,施菌或时间不对、过量消毒、杀虫造成生物不平衡等,特别是在高温天投放对藻类杀灭作用比较厉害的产品,如硫酸铜、漂白粉、强氯精等。
● 水体原生动物过多:
水体的原生动物摄食藻类而大量繁殖,抑制藻类生长,像轮虫,主要就是以绿藻,硅藻这些小型有益藻为食物,大型有害藻类不吃,它们吃掉有益藻以后,这些有害藻就占据优势,我们外观上看到就是水色变了,也就是转水了。
处 理 措 施
1、定期使用“(进口)EM菌”或“超强复合芽孢杆菌”进行调水,平衡藻相和菌相,促进有益藻大量繁殖。
2、进水时要严格对水源进行检测,避免轮虫等有害生物进入池塘。如因轮虫大量繁殖引起的转水要先用“虫速克”将其杀灭。
3、多开增氧机,也可定期使用“(长效型)底加氧”,可以防止水体缺氧。
4、如果水源方便可适当进行换水,或使用“多抗培藻膏"+“多维氨基液”进行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