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转水”的形成及处理措施

   2019-10-29 网友投稿4130
核心提示:养殖池塘“转水”的形成以及处理措施"转水”,就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前兆 ① 水体过肥,多为浓绿、蓝绿、茶褐色;② 水体

养殖池塘“转水”的形成以及处理措施

"转水”,就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

前    兆  

① 水体过肥,多为浓绿、蓝绿、茶褐色;

② 水体发黑或呈红色;

③ 开动增氧机时,水体有腥臭味,并会泛出大量泡沫;

④ 吃食缓慢,食量减少。

形 成 原 因  

水中藻相过于单一:

当天气、温度、溶氧、水温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池塘藻类单一,这样的水体往往也是很难稳定,很容易就发生转水象;

天气突变:

阴雨天突然变成高温闷热的时候,特别是连续的阴雨天气突然连续高温,这时候水体理化指标温度、气压、溶氧、pH值、有毒物质等也会随着天气突变而急剧改变,水体应激过大,藻类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死亡,引起倒藻。

管理不当:

比如过量施肥,施菌或时间不对、过量消毒、杀虫造成生物不平衡等,特别是在高温天投放对藻类杀灭作用比较厉害的产品,如硫酸铜、漂白粉、强氯精等。

水体原生动物过多:

水体的原生动物摄食藻类而大量繁殖,抑制藻类生长,像轮虫,主要就是以绿藻,硅藻这些小型有益藻为食物,大型有害藻类不吃,它们吃掉有益藻以后,这些有害藻就占据优势,我们外观上看到就是水色变了,也就是转水了。

处 理 措 施  

1、定期使用“进口)EM菌”或“超强复合芽孢杆菌”进行调水,平衡藻相和菌相,促进有益藻大量繁殖。

2、进水时要严格对水源进行检测,避免轮虫等有害生物进入池塘。如因轮虫大量繁殖引起的转水要先用“虫速克”将其杀灭。

3、多开增氧机,也可定期使用“(长效型)底加氧”,可以防止水体缺氧。

4、如果水源方便可适当进行换水,或使用“多抗培藻膏"+“多维氨基液”进行肥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