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快了是不会淹死洞里的小龙虾的,但是对小龙虾的生长繁殖没有好处。如果要上水,我们坚持的也是缓慢多次的上水原则,这样有利于小龙虾的正常健康生长,避免了突然快速上水对小龙虾的应激伤害。
在稻虾田养殖模式中,10月份左右基本上就要完成上水淹洞的工作,这个时候虾田的生态环境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虾田整体生态环境很干燥:其实从7月下半旬,虾田第一季小龙虾捕捞活动结束之后,养殖户就已经将稻虾田的水稻种植区抽干水暴晒了很久,另外中稻收割之后,养殖户会继续晒田(环沟暂时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月份,我们这里在9月份的时候(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9月上旬这段时间)会使用茶籽饼对环沟里的鱼虾清杂,目的主要是为了将环沟里的小杂鱼清理掉,以防对新生的虾仔构成威胁,因为这些杂鱼会吃小龙虾刚刚孵化出来的虾仔。9月中旬之后,养殖户会将环沟里面的水抽干净,开始暴晒环沟。由于这个时候大部分小龙虾都落洞抱卵孵化区了,所以暴晒环沟正是时候。这个时候中稻已经收割,环沟也没有水,所以接下来,养殖户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虾田进行消毒杀菌的处理工作。生石灰清塘或者漂白粉都可以。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一时刻虾田的底层干燥,由于曝气充足,底层淤泥温度还是比较高的
2,水温温差比较大:随着温度逐渐下降,所以这时候的虾田早晚温差比较大,因此对应的不同水域的水温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出洞的小虾苗很容易冻死。不过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白天气温还是比较高的,都有20°以上,这个温度是非常适合小龙虾快速生长繁殖的。而且9月份下旬的时候,第一批早虾苗(用小虾仔形容好像更加合适)已经孵化出来,并可以脱离母体。这时候出洞活动正式时候。长期在洞里不出来活动的小龙虾肯定生长缓慢,同时由于营养缺乏,也长不好,所以这就是上水摇动的直接原因。
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养殖户采取的措施一般是上水淹洞配合肥水保温两部分,来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