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河蟹养殖塘青苔的防控措施

   2019-11-04 网友投稿7530
核心提示:一了解青苔青苔俗称青泥苔、水青苔、石衣、水衣、水苔等,为绿藻门丝状藻类如水绵、刚毛藻等的统称,绿藻门中常见的丝状藻类的特征如下:①水绵(图1)。隶属于绿藻门、接合藻纲、双星藻目、双星藻科、水

一了解青苔青苔俗称青泥苔、水青苔、石衣、水衣、水苔等,为绿藻门丝状藻类如水绵、刚毛藻等的统称,绿藻门中常见的丝状藻类的特征如下:

①水绵(图1)。隶属于绿藻门、接合藻纲、双星藻目、双星藻科、水绵属。

▲图1. 显微镜下的水绵(杜辉 摄)

植物体为不分支丝状体,偶尔产生假根状分支。细胞柱形。色素体1-16条,为周生盘绕的螺旋带状,其上具一列蛋白核。生长初期为亮绿色,衰老期或生殖期为黄绿色、黄色的棉絮状,漂浮于水面。接合生殖(图2)为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具接合管,接合孢子形态多样,孢壁光滑或有花纹,成熟后黄褐色。20℃左右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浅水、小水体中常见,我国约有100多种。在河蟹、小龙虾养殖中常因水绵大量繁殖而导致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生长停滞直至死亡,也常引起河蟹、小龙虾养殖塘水质败坏。

▲图2. 水绵接合生殖

②双星藻(图3)。隶属于绿藻门、接合藻纲、双星藻目、双星藻科、双星藻属。

▲图3. 显微镜下的双星藻

植物体为不分支丝状体,细胞长为宽的2-5倍。与水绵属十分相似,但每个细胞具2个上下排列的星芒状色素体,每一色素体中央有1个大的蛋白核,两个色素体中央有1个细胞核。接合生殖为梯形接合,接合孢子囊不产生隔壁,与配子囊相通。

③转板藻(图4)。隶属于绿藻门、接合藻纲、双星藻目、双星藻科、转板藻属。

▲图4.显微镜下的转板藻

植物体为不分支丝状体。细胞圆柱形,长比宽大4倍以上。色素体板状,1个(极少为2个),轴生。蛋白核多个,成行后分散排列。接合生殖为梯形接合。

④水网藻。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水网藻科、水网藻属。

▲图5.水网藻(源于网络)

肉眼可见的大型网片状或网袋状绿藻(图5)。细胞长筒形,每一网目由4-6个长筒形细胞组成。幼年细胞内含有1个片状色素体,一个蛋白核和一个细胞核,老年细胞色素体呈网状,甚至分成多数的小块。蛋白核和细胞核的数目也随之增加。25℃左右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分布广,湖湾(图6)、池塘、沟渠常见,喜生于硬水、肥水,为鱼类苗种培育塘常见的敌害生物。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时,可导致水质清瘦,并使仔鱼缠结致死。

▲图6.水网藻在潘阳湖形成的水华

⑤刚毛藻(图7)。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刚毛藻目、刚毛藻属。

▲图7.具丰富分枝的刚毛藻

植物体着生,或幼体着生成体漂浮。为具有丰富分支的丝状体(图8、图9),具顶端和基部的分化。分支互生或对生,有时为双叉型或三叉型,宽度小于主枝。细胞圆柱形,直而长。多数种类壁厚,分层。具多个周生的盘状色素体和多个蛋白核。基部有假根以固着。一年生或多年生,靠匍匐的假根细胞贮存营养过冬,翌年生出直立枝。25℃左右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分布极广,海水、淡水、流水、静水等各种水体均有分布,在刺参养殖过程中常造成巨大的危害(图10)。

▲图8.具丰富分枝的刚毛藻(孟繁林等,2013)

▲图9.显微镜下的刚毛藻(杜辉  摄)

▲图10.被刚毛藻覆盖的刺参养殖塘池底

⑥鞘藻(图11)。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鞘藻目、鞘藻属。

▲图11.显微镜下的鞘藻

植物体为不分支丝状体。营养细胞圆柱形,有的种类上端膨大,或两侧呈波纹状,顶端细胞末端呈吨圆形、短尖形或变成毛样。着生于其他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有的种类幼小时着生,随后漂浮于水中,成漂浮藻团。

二青苔对水产养殖的危害1、对小龙虾、河蟹养殖塘中沉水植物的危害

①营养竞争

大量丝状藻的存在势必在营养竞争上占据优势,摄取水体中有限的营养成分给其他水生植物、藻类的生长带来影响。

②遮光作用

大量丝状藻类漂浮于水体表面或附着于沉水植物上,会影响太阳光在水体的透射率,从而严重影响其他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对光的获取,进而阻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物理破坏

大量丝状藻类附着于沉水植物上会机械损伤影响植物的生长,使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枝条的生长受到限制,对沉水植物的无性繁殖造成一定的影响。

④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者是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向周围环境中分泌某些物质,而这些分泌物可对其周围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的植物或者微生物产生抑制生长或者促进生长的作用。

大型丝状绿藻及其代谢产物对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甚至导致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衰亡。

2、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

青苔的大量滋生与沉水植物争夺生长空间,虾、蟹苗种易被缠入青苔中导致死亡,影响成活率,尤其是幼虾、幼蟹或处于蜕壳阶段的虾、蟹。青苔附着于虾、蟹体表,造成蜕壳困难,而且降低虾、蟹的品质。青苔过多覆盖于水面上时会影响饵料的投喂和虾、蟹的摄食。

鱼种培育塘中大量的丝状藻类,会导致鱼种被乱丝缠住,游不出来,长时间无法摄食,使鱼苗消瘦而造成死亡,降低苗种饲养成活率。

在刺参养殖过程中,丝状藻类的大量繁殖会引起海参应激,池底的刚毛藻很容易将海参缠绕或者覆盖,海参无法正常活动和摄食,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将海参缢断,危害严重。

死亡腐烂的青苔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多种毒害物质,不仅败坏水质,更会降低养殖水体中溶氧,严重时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中毒、缺氧死亡。

三青苔防控药物研究现状防控青苔的药物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农药类除草剂、杀菌剂,中草药及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偶见报道,但离实际使用差距甚远。使用农药类除草剂控制水产养殖水体中的青苔后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对养殖水体中的沉水植物的毒害作用及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仍待观察。

①刘桂英等(2005)研究表明45%三苯基乙酸锡(60g/667㎡)、46%苯乙锡-硫酸铜(100g/667㎡)、25%西草净(100g/667㎡)、96%硫酸铜(200g/667㎡)对稻田水绵防除效果明显,具有药效持久、稳定、对稻苗安全的特点。

②白迎娟(2010)试验表明腐殖质(85%磷酸与37%液体腐殖质按1:(18-22)混合、烘干、粉碎)对稻田水绵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③于凤泉等(2011)研究表明36%喷克(1500g/h㎡)、45%三苯基乙酸锡(WP900g/ h㎡)、25%西草净(WP1500g/h㎡)三种药剂对稻蟹生态种养田水绵防除具药效持久、稳定,对水稻、河蟹安全的特点。

④高越等(2012)研究表明针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水温为27-30℃时,光合作用抑制剂阿特拉津对刚毛藻的防除效果最好(浓度为50㎎·L-1)、稻杰对刚毛藻的防除效果比较好,除草剂阿特拉津+扑草净对刚毛藻的防除效果最好,最高浓度抑制率75.2%。

⑤王聪等 (2012)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0.2g/L)对水绵具有抑制效果。三种陆生植物的浸提液即樟枝、樟叶、柳枝、柳叶、松枝、松叶对水绵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柳叶浸提液效果最好。

⑥魏朝辉、艾桃山等(2015)研究表明,通过对抑杀河蟹养殖池青苔36种药物筛选,结果表明对青苔抑杀作用最强的是50%氟乐灵、其次是40%扑草净、98%SYXA、98%五水硫酸铜、99%2,2-二溴一3一次氮基丙酰胺(DBNPA)等7种药物。

四控制青苔的常用办法1、人工打捞

人工打捞青苔是最常用、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虽然人工打捞比较费时费力,但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避免对水产养殖动物及水草的伤害,还可避免青苔的死亡败坏水质。

2、物理措施

晴天中午可使用草木灰或者腐殖质覆盖于青苔上,使青苔见不到阳光,阻断其光合作用而死亡。

3、化学措施

养殖实际生产中目前仍以“硫酸铜”、“扑草净”、“ 二甲戊乐灵”、“氟乐灵”等化学药物为主杀灭青苔。化学药物杀灭青苔通常是在养殖水体中未投放苗种前使用,否则,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严重时会直接使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死亡。化学药物的定点泼洒或全池泼洒不可避免会引发次生污染,如小龙虾、河蟹养殖塘种植的沉水植物停滞生长或死亡及水产养殖动物免疫抗病力降低;而当青苔大量死亡腐烂时会引起水质恶化,更会引发养殖水体缺氧,致使养殖动物发生死亡。

五青苔防控建议措施1、彻底清塘。清塘是预防青苔爆发的基本措施之一,使用生石灰清塘前要对池底进行翻耕和暴晒。

2、培草、肥水防青苔。小龙虾、河蟹养殖塘种草前使用“藻乐膏”打基肥,提高水草的营养竞争力,阻止青苔从底部获取营养;春季每隔7-10天全池泼洒“藻乐膏+旺藻肥”以培肥水质阻止底部青苔滋生。

3、遮光控青苔。当小龙虾、河蟹养殖塘水草上附着青苔时,建议连续2-3天使用腐殖酸钠定点干撒于青苔聚集处,当青苔变黄或变黑时全池泼洒“水底双改”或“爽水膏”。

六青苔清除注意事项1、青苔清除宜早不宜迟,重在预防。

青苔防控重在预防而不在杀灭,预防的重点在于彻底清塘、促进水草生长与适当培肥水质,因此,每年3-5月因地制宜选择好控制青苔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现伊乐藻、轮叶黑藻等附着有青苔时需立即进行处理,否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达不到理想效果。

2、化学药物选择应遵循不伤草、不伤水产养殖动物的原则。

化学药物的定点泼洒或全池泼洒不可避免会引发次生污染,选择杀灭青苔的药物必须遵循不伤水草和养殖动物的原则,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确需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青苔时,应根据水草生长情况谨慎用药,以避免化学药物对水草产生伤害及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3、施用药物应在连续晴天进行。

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青苔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青苔的死亡,而青苔的死亡分解过程必将消耗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因此,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青苔时为维护良好水质,应在连续3-5天晴好天气时进行。

在晴好条件下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青苔,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人工种植的沉水植物可快速繁殖与生长,从而可保持养殖水体中的较好水质,因此,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青苔时为维护良好水质,应在连续3-5天晴好天气时进行。

4、化学药物杀灭青苔后应及时施用解毒剂以改良水质、底质。

为防止化学药物产生次生污染及死亡的青苔在分解过程中败坏水质,一旦附着于沉水植物表面的青苔发黄或发黑时建议及时全池泼洒“红黑水一泼灵”或“水底双改”或“爽水膏”,隔天后全池泼洒“旺藻肥”或“鱼虾多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