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虾池水浑怎么办?怎么处理?

   2019-11-19 网友投稿43711
核心提示:池塘水体浑浊的几大原因物理因素1.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水质浑浊;2. 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

池塘水体浑浊的几大原因

>>>>物理因素

1.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水质浑浊;

2. 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小龙虾养殖中水位浅,在风力影响下容易造成水体浑浊。

3.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小龙虾池水不如鱼塘一般,其水位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液容易引发水体浑浊。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

4.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生物因素

2.虫子比较多,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大量浮游动物摄取摄食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体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水体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而显得浑浊。

3.水草缺失。水草在小龙虾池中,其净化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水草过少时,净化功能的缺失,很易使蓝藻暴发、水中悬浮物大增等,水体浑浊成为常事。

4.悬浮有机质过多。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导致水体的悬浮有机物过多而引发水体浑浊。

5.摄食不足引起,食物缺乏时,池中小龙虾、杂鱼等会拼命找食,尤其是小龙虾多时,在池底到处爬动,致使水体浑浊。食物不足时,小龙虾还容易夹草吃食,导致断草严重,降低池塘自净能力,加剧池塘水质发浑!

6.疾病引起:小龙虾发病前后,往往燥动不安,夜间在底部到处爬动,有时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其身影,因此,很易引起水体浑浊。

浑浊的虾塘

池塘水体浑浊的危害

1.透明度差。不利于浮游藻类繁育和光合作用的产生,容易引起对虾缺氧,浑浊水体的小龙虾最容易出现上草,爬坡现象,这是缺氧的表现。

2.悬浮物质过多,影响小龙虾鳃丝于水中氧气的交换,不利于鳃的唿吸。且附着在腮丝上的悬浮物,容易刺激鱼虾产生应激反应,引发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时间长了会出现烂鳃,黑鳃,脱壳率低,生长缓慢。

3.给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滋生、蔓延和传播带来便利,容易引发病害。

4.池水浑浊必然导致水环境差,浮游生物、有益微生物、还原及氧化菌繁育和种群及数量不平衡、缺乏或不足,有机质、氨氮盐、硫酸盐等在厌氧条件下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甲烷等对鱼类产生危害。

5.容易导致水中各种物质循环和利用受阻,不利于能量物质转换和高产高效。引发其它不明问题的产生。

改善水体浑浊的方法

1.对新改造的老塘口或新开挖的塘口,放苗前最好等水色稳定后再放苗。此类池塘前期起的水色多是假水,单一藻类过多,水体不稳定,放苗后水色易变,一定要随时观察,及时补肥。

2.出现小白虫(枝角类)的池塘,水易起白浊水,此时一般不用过多地担心,可以沿边使用一些低剂量药品杀死部分小白虫即可,再根据实际情况补肥调水。切勿直接大量补肥,会造成小白虫大量繁殖,水色更不易起来。

3.适时确定补水量并保持合理水深,减少池塘补水次数。冬棚的水位不易过低,1.2-1.3米不宜,一来利于水体稳定,二来利于保温。有条件的池塘,可以设一个蓄水池,并定向培育藻类,用于向塘加水。

4.中期注意稳水。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增多,水体并不会缺乏氮元素,而是缺乏碳肥和磷肥,所以定期补充碳源非常重要。合理的碳氮磷比更有利于水体菌相和藻相的平衡。相反的,我建议中后期不需大量追肥,适当补充碳磷,随着养殖进入高温期,注意补充有益菌种,比如芽孢,EM菌等!

5.养殖过程中及时降低密度。当出现水体浑浊,甚至泥浆水时,说明小龙虾的密度已经过大了,不要太过于强求通过调水来恢复水色,反而及时疏虾,降低对虾密度才是明智之举。小龙虾越起越有,不要惜价不愿意卖。

6.谨慎使用聚合铝等化学净水剂。聚合铝等净水剂虽然能起到快速净水的效果,但造成的都是假象,很快就会反弹,治标不治本,如果虾塘水环境的剧烈转变会造成虾体应激,稍不留神就出事。聚合物沉底后会吸附在虾的鳃部影响唿吸,败坏底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黄鳃、黑鳃等问题。

7.注意除杂工作,小龙虾池塘如果杂鱼过多,对水体长期搅动,影响小龙虾进食,还会影响水草光合作用。

最后一步:找准水体发浑的原因进行处理澄清后一定要补肥。水质发浑了,池塘肥度一定是受到影响的,处理好池塘浑水后及时补充生物肥,尽快恢复池塘藻类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1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