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可以在水里面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行动的物种。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水里,在水里当然就会有淤泥,那淤泥是如何产生的。
小龙虾养殖中,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池塘逐步老化,小龙虾的排泄物、没有完全吃完的饲料跟饵料、各种生物死亡留下的有机物等不断堆积,超过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这些有机物没有即使充分有效分解,堆累在池塘底部,形成了淤泥。
淤泥产生了到底对养殖小龙虾有没有危害呢?危害当然是有的:淤泥增加耗氧量,易使底部造成缺氧,同时也是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各种寄生虫蓄积的仓库。底部淤泥的危害方式主要是在夜间大面积释放,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不好控制,然而白天释放,有充足的溶氧进行分解,就不会产生危害。
淤泥不是百害无一利,淤泥在池塘底部又包含了各种有机质和矿物元素,这些物质又是水体中各种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如何更好地转害为利,养殖小龙虾的生产季节,提高水体活性,提升整体池塘的生态系统运转效率,从而使池塘的有机污染物快速分解,让富余氨氮大部分以营
养源的形式被藻类吸收转化而再利用,相当于变废为宝。
每半月进行一次拖底翻动淤泥的作业,将淤泥中蓄积有毒有害物质在白天释放出来,充分接触氧气而氧化分解,同时有利于将淤泥中的各种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供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和藻类及时利用,起到施肥培养水质的作用,同时在拖底翻泥的过程,会产生较好的改底效果。
任何事情都不单一方面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利”与“害”,如何把控还是需要经验和知识的结合,我们对事物的“利”与“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