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藻生长越多越好吗?如何合理控制水藻生长?

   2019-12-23 网友投稿3600
核心提示:池塘里有适里的水藻,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鲜嫩的枝芽和叶片,可以作为小龙虾天然的饵料,当小龙虾吃完以后,只要水肥得当,一个星期的时间又可以长出新的枝芽。比起人工投喂的饲料,更容易被小龙虾吸收,作

池塘里有适里的水藻,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鲜嫩的枝芽和叶片,可以作为小龙虾天然的饵料,当小龙虾吃完以后,只要水肥得当,一个星期的时间又可以长出新的枝芽。比起人工投喂的饲料,更容易被小龙虾吸收,作为饲料的补充,给养殖户降低了成本支出。

藻类在水中是产生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当水中的藻类达到一定的密度,就会对强光产生吸收作用,使光进入深水层的机会减少,这种现象就是水产养殖行业中常说的自荫作用。小龙虾是不喜欢强光的动物,一般昼伏夜出,池塘里有一定的藻类生长,可以促进小龙虾活动。

水草在水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当小龙虾有吃不完的饵料和产生的粪便,都可以被水草吸收,形成良性循环的食物网,改善了水体环境,还能增加水中的溶氧,满足小龙虾的生长需求。

 

 

过多的水藻生长会给小龙虾的生长带来危害

水藻对于小龙虾的生长作用很明显,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水体环境的变化,池塘里的藻相失衡,某一种藻类少,而另一种藻类多,就会疯狂生长,侵占水体面积,这样带来的危害就是小龙虾活动范围变小,容易出现缺氧,闷死在水草下面。特别是到了夏季,过多的水藻生长,很容易发生腐烂,滋生细菌和毒素,给小龙虾的安全带来威胁。

过多的蓝藻生长,很容易产生水华,使水体富营养化。这些蓝藻水华在没有水流的池塘里,由于浮力作用,会在水面形成一层浮膜,阻碍了光合作用,使水中的溶氧降低,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会导致小龙虾窒息死亡,严重的时候还会“泛塘”。

 

 

什么原因会导致水藻疯长

出现水藻疯长,有很多是人为的因素造成,有一些刚进入小龙虾养殖的新手,对养殖技术不是很了解,担心池塘的水草面积不够,会被小龙虾吃完,在栽种水草时,过于密集,水草种得太多,到了肥水的时候,水草就会疯长,大量占用池塘的水体面积。

种植的藻类过于单一,池塘里的水藻将营养成分抢走,就会占优势,繁殖速度也就加快。在池塘的各种藻类中,浮游植物之间都是不断演替的过程,体现了对资源的竞争能力。如果品种单一,没有竞争,这种藻类也就会大量生长。

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过度施肥,导致水体偏肥,而小龙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将肥料消耗,肥料的营养元素远远超过了需求量。当温度升高以后,池塘里的水会加快蒸发,水藻迅速生长,甚至还会爆发青苔。

 

 

控制水藻生长的方法

控制水藻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营养输入,一般在精养小龙虾的池塘很难做到,所以这种养殖方式下一般是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水体中缺氧就开增氧机,或是通过换水来进行稀释。

在清除水藻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药物,以免对养殖的小龙虾造成伤害。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用人工来清除水藻,虽然要耗费人力,但也是最安全的方式。在打捞水藻时,要将腐烂的水草一起捞出,控制好打捞的量,不要造成水藻清除得太多,又造成水藻量不足。

除了用人工打捞以外,有一种物质叫腐植酸钠是清除水藻的好方法,它的原理就是阻挡水藻进行光合作用,避免继续生长。使用方法很简单,就是均匀撒在水藻的表面,使其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物质很稳定,能快速溶于水,不会对小龙虾产生任何刺激,使用时不要过量重复使用,否则会导致池塘的水变黑。

 

 

总结:

水藻是用食物网的结构形式来支撑了小龙虾的产量,它不仅给小龙虾提供了天然的饵料,还起到了光合吸收,调节水体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水藻的作用很大,但过量生长也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养殖小龙虾要想获得高产,合理控制水藻生长,保持合适的覆盖率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