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的小龙虾好像能够在臭水沟里面生存,而且从来没有人工投食过各种精养饲料,而且很少看见死虾的情况发生,所以很多认识不充分的养殖户就会认为小龙虾很容易养活,不需要投食,可以粗养,最后不需要刻意使用药物来管理。
具体来说,养殖户对于小龙虾养殖常见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小龙虾养殖可以粗养不需要刻意管理;
小龙虾生病少,不需要用药防治
小龙虾基本上不需要投食饵料
小龙虾养殖可以粗养不需要可以管理吗?小龙虾生病少,不需要用药防治?
一,野外环境小龙虾的生存状况:
1,生理特征:小龙虾作为底栖性的甲壳类生物,所以注定了它既可以生活在浅水环境里面,也可以生活在淤泥里面,甚至可以短暂地在陆地上停留。所以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其次小龙虾对于低氧环境的耐受力非常强,比常见的四大家鱼和其他鱼类的耐受力都要强,当水质恶化,氧气缺乏的情况下,小龙虾会迁徙,进洞或者上岸逃跑,或者趴草换氧。
2,野外自然环境生长:大家常见的河流湖泊,沟渠,鱼塘甚至臭水沟,几乎都能够见到小龙虾的踪影,所以客观上来说小龙虾的生存环境要求很低,在生活污水里面都可以活下来,即便四被重金属污染的生活污水,小龙虾一时半会也不会死亡,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因此从某种层度上来说,小龙虾在自然环境下不需要管理,也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如果将这个思路用在人工养殖上就行不通了。
二,人工养殖小龙虾的特点和意义:
1,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1),高密度:人工养殖小龙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水产养殖项目,既然是水产养殖必然要事先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因为只有将产量提高,对于养殖户来说,餐能够实现盈利,否则就没有意义。这样的话,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龙虾属于分散生长繁殖,形不成产量和规模,所以养殖户根本不会用自然散养的思路来人工养殖小龙虾,人工养殖小龙虾这几项指标要达标:产量要达标,要求集中捕捞集中上市,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一直到6月尾(这里我指的是稻虾田一季虾模式)。
(2),集约化:其次生长繁殖周期同步,指的是小苗培育以及种虾孵化,具体来说开春之后集中培育虾苗长大之后上市,秋季8月份保证种虾大量进洞抱卵孵化,形成规模效应。还有要尽量速断生长周期,人工养殖小龙虾,小龙虾本质上就是商品,所以要求养殖户尽量速断小龙虾的生长周期,早上市,早卖钱,还要减少饵料开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人工养殖小龙虾要求小龙虾规格大,品相好,这样才能够卖出高价,因此在疾病防治,水质调节以及饵料投喂上面下功夫,而野外生长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是规格小品相差的铁壳虾。
2,防病防害管理工作繁琐:
前面我就提到过,人工养殖小龙虾由于养殖密度大,因此也就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致病率,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少量的小龙虾感染疾病之后,由于养殖密度过大最终导致小龙虾感染面积过大,一旦疏于管理,会导致大量小龙虾死亡。因此养殖户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要做好改底净化水质的工作,改良小龙虾的生态环境,平时注意巡塘,用药改底消毒杀菌,用药来培藻培菌清塘,小龙虾感染疾病之后要用药治疗,还有各种药品之间的选择和使用对小龙虾有哪些刺激性和影响。
人工养殖小龙虾要不要投食饵料?
1,野外环境的小龙虾天然饵料绝对匮乏: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的水生生物,基本上是有什么吃什么。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连腐肉都吃,甚至自相残杀。而童然自然水体里面生存的饵料主要包括各种水草和杂草,以及各种各样的小杂鱼和浮游动物。这些天然存在的饵料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数量和营养搭配上可能不适合小龙虾的生长繁殖。
(1),饵料需求:人工养殖小龙虾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小龙虾长得好长得快,必须将各种不同性质的饵料均匀搭配。在这其中又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饵料。天然饵料在性质上和天然水域里的饵料一样,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还需要投喂大量的人工饵料,无论是植物性饵料还是动物性饵料都不能忽视。
(2),饵料搭配:人工养殖小龙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摄食习惯,早脱离母体之后一直涨到3厘米之前,主要是一水体里面的天然水藻和小型的浮游动物为食,如果肥水工作做得好,基本可以满足小苗的摄食量,但是当小苗涨到1钱之后,单纯靠天然饵料显然无法满足小龙虾越来越大的胃口。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考试投喂人工饵料了。黄豆以及各种动物性饵料是主食,补充蛋白质是最重要的,同时养殖水体里面充足的水草浮游动物为小龙虾提供了其他营养源,这样长出来的小龙虾才快才打,才好看,才能够卖出好价钱。
小结:
所以说,尽管 人工养殖小龙虾,尤其是稻虾田模式,养殖的技术门槛不算高,但是想完全靠天收当甩手掌柜肯定是不行的,这就是散养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最大区别,因为都是为了经济利润,以上就是常见的三个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