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龙虾养殖及产业链发展迅勐,并成为水产养殖品种中最为热门的养殖种类。小龙虾养殖门槛低,回报率高,较之其他水产养殖品种投入低,加之各级政府单位的引导,以“井喷式”发展,面积迅速增长,据官方统计,2019年全国养殖面积2000万亩,安徽省350万亩。然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过快的增长,导致小龙虾集中上市时形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虽然2019年老养殖基本都挣钱,亏本的在少数,但新养殖户因基建、苗种的投入,技术欠缺,加之集中上市,价格狂跌,80%的养殖户亏本。
回顾2019年,很容易看出,无论是老养殖户、还是新养殖户,挣钱的,挣钱多的,都是懂技术,爱专研,善总结的技术流派,2020年虾塘开挖有限,2019年的新老养殖户在2020年都将是老养殖户,进水早的,年前管理工作做的好的,年后都有苗,苗种将不再稀缺,那么如何做好开春管理,早出大虾,错峰上市将极为关键。
本节笔者给各位养殖户朋友们就2月份的青苔管理做一些提醒,仅供参考:
1,青苔的生物学特性
1、基本生物学
青苔是大型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水绵)的俗称,主要包括水绵藻,水网藻,刚毛藻,基枝藻,转板藻等种类。养殖水体中常见的有水绵藻、水网藻、刚毛藻三大类型。光照和水分,水体中必要的营养盐是其生长繁殖的主要限制因子,生存能力强,适宜生长温度为5~20C。青苔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生蔓延最快。春季气温上升到10C左右开始发生,一旦遇到适合的生态条件(水温20C左右)就会大量繁殖。春末夏初之间发生较盛,高温干旱的夏季发展缓慢,秋季为第二高峰期,冬季随气温的降低发展缓慢直至停止生长。
2、常见青苔种类的区分
水绵是丝状,刚毛藻是树枝状、伞状;水网是网状囊袋状。水绵和水网藻都是漂浮在水的表面,一般悬浮,很容易移到风尾,水绵生长初期,藻体颜色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开始是在浅水底处萌发生长,渐渐蔓延开来,严重时像一巨网布满整个池塘,以后渐变黄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变成棉絮状,漂浮水面,尤其晴好天气光照强烈,水面随处可见;而刚毛藻基本上要固着,一般在塘边、塘底、或者水草上,比如用茶麸肥过水的,出现过泥皮的,经常会出现刚毛藻;水绵滑腻,刚毛藻粗糙略硬,水网藻如同水草。
刚毛藻
2,水体滋生青苔的原因
1、水体中青苔种子(孢子)的来源
养殖水体中青苔的来源主要有上ー个养殖周期的养殖过程中清塘不彻底,池塘底泥中青苔孢子的大量残留;养殖过程中随水源水的进入,以及河蟹、龙虾的养殖过程中随水草的种植,螺的投放而引入。
2、养殖水体青苔滋生的原因
1>、池塘冬季未排干,存有积水,清塘不彻底导致青苔的孢子大量存于池底等到开春气温回升时大量萌发。
2>、开始养殖时,水体由于各种原因水一直肥不起来,或者放苗后追肥不及时导致藻类的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补充跟不上消耗,从而使养殖水体透明度高,阳光直射塘底,有利于底栖藻类的繁殖,池塘底部青苔的生长。
前期的肥水没有肥起来;放苗前虾、蟹塘中残留毒素未解除,导致养殖水体中有益藻种生长缓慢,无法形成优势种群,给青苔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3>、水草生长的阶段没有及时追肥,水草把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
4>、螃蟹养殖塘,螺一次性投放量过大,导致水质清度,肥水困难,青苔滋生。螺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养,放养螺前一定要注意水质的肥度。放养螺蛳前最好大量施肥,水越肥越好,第一批螺蛳放养量在200-300/亩,不宜过多。
5>、栽种水草,投放螺丝时水草和螺丝所携带的青苔。
6>、养殖中藻类倒藻后水变清,养殖水体的死藻、有机碎屑大量沉底,加上水清澈见底阳光直射塘底。塘底就很容易起泥皮、青苔类等丝状藻类。一旦塘底生长了大量的青苔,由于青苔吸肥很厉害。水中的浮游藻类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肥很难维持生长繁殖,水就会清澈见底而且很难再肥得起来!有青苔的池塘往往追肥越多,青苔长得越多,水反而就越清。
水网藻
3,青苔的危害
1、青苔大量繁殖后,消耗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与水体当中的浮游藻类,水草争夺营养,使浮游藻类和水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生长繁殖缓慢,养殖水体肥水困难,水质变得清;
2、在河蟹养殖的过程中,青苔(主要是刚毛藻)吸附在水草上,阻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生长不旺,净化水质的能力削弱,进而影响水质。
3、青苔死亡后的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硫化氢和羟胺等有毒物质,引发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氮含量超标,有机物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青苔的大量生长,消耗水中营养物质,至夜间大量消耗氧气,引起池中缺氧。
4、养殖池底大量滋生青苔后,影响了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由于青苔如棉絮状,虾苗、蟹苗、鱼苗等进入到青苔当中,或者虾、蟹刚脱売,体质弱的阶段,容易被青苔所裹挟,无法挣脱,最终死亡。
5、过多的青苔,会使得水体pH严重超标,养殖动物容易得气泡病,从而使成活率大大下降。
6、过多的青苔,会导致抛洒饲料后,饲料无法沉入水底,导致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
浪费的饲料
4,青苔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1、未放苗池塘青苔处理。
在未放苗的池底出现大量青苔时,可排干池水,注意不要积水,用漂白粉按10-20千克/亩兑水混匀后全池泼洒,特别是青苔积聚的地方多泼洒一些,将池底青苔杀灭,然后进足池水进行肥水操作。
2、养殖过程中青苔处理。
处理原则以微生物抑制和遮光为主处理思路:使用腐殖酸钠(推荐通威先锋黑精灵)或者草木灰等遮光,通过遮挡光线来抑制青苔的生长,间隔2-3天后,藻类死亡,漂浮,将其捞出,水位浅的,可以加水,漂起后捞出。再补充碳肥+氮肥+芽孢肥水(芽孢2-3月份,温度过低不做推荐),笔者在此力推通威低温肥水套餐:通威黑金肽+通威藻菌多肽,池塘青苔大量爆发处理后建议泼洒通威解毒卫士,改善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