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占稻渔综合种养的六成。2月11日,记者联系了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专家,咨询了疫情影响下稻虾综合种养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专家建议,从稻虾生产的角度来讲,无论行情多么低迷,疫情多么严重,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同时,都要尽快恢复生产。要在苗种投放、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和营养补充等方面下苦功夫。田间管理难度大:早虾量低质不高
“受疫情的影响,各地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大部分农村都采取了“封村封路”的办法,导致
小龙虾养殖户在家不能出门,稻田的管理无暇顾及,施肥、投饵及稻田水质调控等难以保证,势必造成
小龙虾生长缓慢。另外,受物流运输方面的影响,3月份大部分养殖户可能都存在没有饲料投喂等问题,这样早虾产量会大大降低,品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李良玉说。 “此外,往年养殖户通过秋冬季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的生长,但今年的病毒性肺炎让大家不能出门,肥水工作无法完成,导致水体透明度较高。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以虾稻为主,田面水位相对较浅。浅水、高温、透明度高、光照强是青苔大量滋生的必要条件,因此3月份必然会出现青苔泛滥,田间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很可能会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导致疾病高发等问题的出现。”注重苗种投放、水质调节、饲料投放面对当前疫情,李良玉介绍说,我省养殖户们应该提前做好设备检修、清塘消毒等准备工作,抓好春季渔业生产,保障春繁育苗顺利进行,除了注重苗种投放以外,还应该注重水质调节和饲料投放。
注重饲料投放。坚持每天巡田,观察小龙虾活动和生长情况,中期要科学投喂饲料。由于春季气温和水温较都在逐步升高,小龙虾活动能力和摄食强度都是由弱到强,对于水中的天然饵料较多的田块,前期一般不建议投喂饲料,但随着气温的升高要逐步开始加量投喂;对于水中的天然饵料较少的田块就要提早适量投喂饲料,注重营养补充,保障小龙虾的生长需求。有条件的安装增氧设备,提高单位面积小龙虾的承载量。期望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大部分小龙虾都能达到上市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