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池塘养殖管理技术

   2020-03-02 网友投稿12750

4. 虾池施肥。施肥的目的是增加池塘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能迅速生长繁殖,抑制青苔发生,促进光合作用,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溶解氧。种草投螺结束后,向虾池投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有机肥,投施量为300~500千克/亩。20~30天后可追施氮、磷肥,追肥要掌握 及时、少量、勤施 的原则,施肥量视水质肥瘦情况而定,以保持池水水质稳定。

三、虾种放养

要求放养的小龙虾规格整齐一致、个体丰满度好、体质健壮、活力强、体表光滑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损伤,且同一池塘放养规格要一致,一次性放足。放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新建或初次养殖小龙虾的池塘,在清塘消毒后直接放养亲虾,让其自然繁殖虾苗,再养殖成商品虾出售。亲虾的雌雄比为1.5~2∶1,规格为20~4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12千克/亩。二是已经养殖过小龙虾的池塘,8~9月将小龙虾全部捕出,9月底至10月初清塘消毒,进水后用对甲壳类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杀灭漏捕的存塘虾。选择本地培育和湖区收购的幼虾放养。放养规格为4~5厘米,放养密度为1万~1.5万尾/亩,放养时间在10月中下旬或翌年春季。另外,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可搭配放养在生态和食性上与小龙虾无冲突的鲢、鳙、鳜鱼鱼种等。鲢鱼鱼种的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鲢、鳙鱼夏花的放密度为3000~5000尾/亩,放养时间在7月上旬;鳜鱼鱼种放养规格为5~6厘米,放养密度为20尾/亩左右,放养时间在5月下旬。上述苗种在放养前应用3%~5%食盐溶液浸洗8~10分钟,以杀灭有害菌和寄生虫。


四、管理技术

1. 饲料投喂。可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在养殖池内培育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供稚虾和刚入池的虾种摄食。幼虾和成虾养殖阶段,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的新鲜动物性饵料。幼虾阶段饲料蛋白含量应大于30%,成虾养殖阶段饲料蛋白含量应在26%以上,并辅以部分动物性饵料。每日投喂2次,早晨、傍晚各投喂1次,早晨于日出前投喂,投喂日投喂量的20%~30%,傍晚于太阳落山后投喂,投喂日投喂量的70%~80%,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2. 水质管理。①调整好水位。池塘养殖小龙虾通常保持水深1米左右即可,高温季节和越冬期间可稍加大水位。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以免影响小龙虾生长。②调控好水质。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保持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将水体pH值控制在7.0~8.5之间;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设施增氧,当微孔增氧设施因故障无法使用时,抛撒粒粒氧等化学增氧剂,保持池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3. 虾病防治。虾病防治应坚持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小龙虾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①水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小苏打各400克对水全池泼洒。②烂鳃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克对水全池泼洒。③黑穗病。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10克对水全池泼洒。④烂尾病。每立方米水体用15~20克茶籽粕浸泡液全池泼洒。⑤纤毛虫病。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络合铜全池泼洒。⑥肠炎病。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0.3克全池泼洒。⑦藻类中毒。每立方米水体用青苔净0.3克全池泼洒,3天后再泼洒1次。用药时容易缺氧,必须开启增氧设施,以防小龙虾浮头。

五、捕捞

经过2个月左右的精心饲养,部分小龙虾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及时捕捞上市销售,以及时降低存塘虾的密度,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这也是降低成本、提高规格、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小龙虾的捕捞方法比较多,可采用地笼网、虾笼等工具诱捕,地笼网诱捕效果较好。一般将捕捞工具置于养殖池内,每天下午放笼,清晨取笼捉虾。养殖末期,排干池水,将小龙虾和其他鱼类全部起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