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必须由过去的:等虾生病——用药,转变为—水好,虾就好;最终转变为——底好、水才好、水好虾也好。此养殖模式的转变,可减少虾病的发生,爆发突然性虾死亡事件发生。最终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的投入及风险的发生,并提高养殖虾的品质。
李立建议:对于调水,必需将水上、中部、底部(即整体水环境)改好后(前期一次性综合处理),再进行日常的定期调水(每月二次左右),将会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复合微生态制剂非凡效果。从而保持养殖龙虾的水体整体环境良好的时间延长,使龙虾抵抗天气变化等影响的应激能力提高,最终减少龙虾疾病及各种水质恶化现象的发生。
水质的恶化是引起龙虾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并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原因引发的。我们平时如能做到不间断的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就能很好的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监控水质的方式就是不定期的测水,当发现水的某项指标正向让龙虾发病的可能性发展时,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日常水质物理指标来谈如氨氮、PH值、溶解氧、硫化氢等超标,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沉入池底的饲料,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超标产生的。但超标决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形成的。在前期形成过程中,该水体各项物理指标一定会有所变化。如我们真的坚持了定期监测,防微杜渐,肯定就能防止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龙虾少生病或不生病。
我们曾试验过,多个水塘中,二个水塘用科学的调水方式进行调水,其它的用传统方式养殖。会产生以下变化:A、用科学的调水方式,良好水质保持时间长,可延长换水时间。B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如下雨、气温升高等天气,调过水的,出现浮头、突发性虾病概率大大减少。C、年用药量可减少三分之二等等。
打个形象的比方:大多数的养殖塘中,如出现下雨等天气时,水都会出浑等情况。但是如果我们将一个干净的装满水的水桶放到下大雨的室外,你会发现装满水的水桶内的水还是澄清的。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出现水浑的养殖塘其实就是因为底不好。
而要真正让底改好,化学药剂是效果不大的。而微生态制剂却可以做到,因为有益菌可以分解沉入池底的饲料,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等等。
最后总结一句话:养虾就是要水好,而水好就是要底好。
调水药物使用流程:
对于水质已发生不良状况时:测水——应急调水——解毒——净水——底改——调水——肥水;再进行每月二次左右的日常调水及日常肥水;
对于水质肉眼观看良好的前提下:先测水如发现不行按以上方式调水。反则:每月二次左右的日常调水及日常肥水。
为何要先调好水再肥水呢?打个形象的比方:敌人与好人,当敌人的人数多时,如给二个团队都提供牛奶营养品,可以肯定,最终还是好人打不过敌人。所以要打胜这场战争,必需先想方设法让好人多于坏人,再提供牛奶营养品,这才有效果。如在没有调水之前,肥水时,必须先设法让水体中生态平衡,有益藻类等微生物占优势时,这时肥水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反则可能会发生肥水不明显及肥不起的结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