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常见十种劣质水色问题处理方案!

   2020-07-20 网友投稿佚名5780
核心提示:  1、氨氮偏高如何处理?  (1)氨氮超过1.0属于偏高,对虾类有毒害作用,需要进行处理。氨氮偏高的现象在采用地下水养虾的早期

  1、氨氮偏高如何处理?

  (1)氨氮超过1.0属于偏高,对虾类有毒害作用,需要进行处理。氨氮偏高的现象在采用地下水养虾的早期、水源差的池塘、藻相不正常的池塘比较容易出现。造成氨氮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外源入塘的氮太多、藻类活力差、有益菌生长不好。   (2)氨氮偏高处理方案如下:   解毒抗应激:第一天上午先用“解毒应激灵”300ml/亩·米,两小时后用“亚硝净”400g/亩·米;增氧改底:第一天晚上用“安进巨能氧”500g/亩·米,开足增氧机;补菌培藻:第二天上午用“活水益生素”200g+“安进菌霸”150g/亩·米。   2、澄清水如何处理?   (1)澄清水是指池塘水清澈见底、难以肥起来的现象。澄清水在养殖早期比较多见,原因主要是池塘内小型藻类没有长起来,而且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数量较少所致。   (2)澄清水按照不同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塘底青苔大量繁殖、倒藻严重后水变清、冬棚养殖中或是早春水温低、肥度不够。   (3)青苔和低温导致的澄清水处理方案如下:晴天时,将“安进肥霸”500克/亩·米+“复方免疫多糖”200g/亩·米一起浸泡过夜后在上午泼洒;第二天、第三天上午重复使用。 小龙虾养殖常见十种劣质水色问题处理方案!   3、“倒藻”后如何处理?   (1)“倒藻”是指短时间内藻类大量死亡的现象,一般表现为水体突然变清、变浊、变黑。原因主要有环境突变、藻类所需营养不够、藻相单一、水色过浓等。平时多注意调水、适当提高碱度硬度、控制水体肥度、合理投喂,能够预防倒藻的发生。   (2)“倒藻”处理方案:解毒增氧   引入藻种:先排水10厘米,然后连续两天,每天在隔壁塘(水色较好)抽5厘米的新水注入;   4、分层水如何处理?   (1)分层水是池塘水的表底层颜色不一致的情况,常表现为表层水绿、底层水浊,在养殖中后期和冬棚池塘中比较容易出现。原因一般是虾密度大、藻相老化。分层水的预防办法主要是控制养殖密度、提高藻类的活力两方面。   (2)分层水处理措施如下:提高溶氧:第一天增加一台增氧机,清理老藻:第二天洁净水体,第三天及时培水。   5、“黑水”如何处理?   (1)“黑水”是池塘水出现类似酱油色或者煤炭色的现象,颜色看起来非常不舒服。这种水色一般在养殖中后期容易出现,高位池比土塘更容易出现。原因主要是“倒藻”或藻相异常。平时多注意调水、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适的肥度、提高水体pH值,能预防黑水。   (2)藻相异常引起的黑水,处理方案如下:调节pH值:第一天使用生石灰5斤/亩·米,兑水等冷却后再全塘泼洒;培养有益藻:第二天下活化过的 “安进肥霸”500g+“活水益生素”500g/亩·米。   6、蓝藻爆发后如何处理?   (1)蓝藻又称蓝绿藻,高温季节富营养化的池塘容易爆发式的生长,该藻占据优势的水色呈蓝绿色,可形成颗粒状或丝状的水华。原因是水源中蓝藻种子多、藻相单一、水体营养盐过剩、高温无风天气。预防蓝藻爆发的主要措施有彻底清塘、控制水的肥度、增氧机配备充足。   (2)池塘蓝藻爆发,水色蓝绿,下风口出现了蓝藻颗粒后的处理方案:   杀藻:由于发现了下风口蓝藻颗粒多,第一天使用硫酸铜450克/亩·米化水后全池泼洒;   增氧:当晚开足增氧机,解毒,培菌。   7、浓绿水如何处理?   (1)浓绿水在养殖后期比较常见,说明水体老化,耗氧多,此种水色下容易造成“倒藻”。   (2)造成浓绿水的原因主要是有机物浓度高、藻类密度高但活力较差。如果平时注重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投喂,能预防水质过浓。   (3)浓绿水处理方案如下:   充足增氧:增氧机加到1亩1台;双效净水。   8、青苔水如何处理?   (1)青苔水是池塘底长满青苔的现象,造成水质长期清瘦、难肥,影响虾的活动。青苔水的预防主要从控制青苔种子入塘、早期消毒彻底、及时肥水三个方面进行处理。   (3)青苔水处理方案为:   加深水位:第一天,加深水位,并进行解毒;   光照控制:第一天加满水后,稳定培水。第三天开始肥水,及时改底。   9、水面泡沫过多的处理?   (1)水面上泡沫多是养殖中后期常见的问题,高位池尤其常见,尤其早晨有时候可能出现满塘都是泡沫。原因可能是藻类老化和有机悬浮物质过多。   (2)造成水面泡沫过多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藻类老化,表现为泡沫为黄色或绿色;二是悬浮物多,泡沫一般为白色。   (3)藻类老化造成泡沫过多的处理方案:解毒。   (4)悬浮物过多造成泡沫过多的处理方案:解毒净水。   10、浊水如何处理?   (1)浊水是池塘水出现浑浊的现象。在养殖过程中,中期出现不多,养殖后期经常发生。原因主要有“倒藻”、虾密度过大、暴雨后泥浆冲入池塘、水蛛暴发等。平时注重控制养虾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适的肥度,能预防浊水的发生。   虾密度大引起浊水的处理方案:   增氧充足:增氧机加到1亩1台   适时刮虾   平稳加料:刮虾当天停料,第二天按刮虾前投喂量的50%恢复投料,大约1周时间慢慢恢复到刮虾前的投喂量。   适时刮虾   平稳加料:刮虾当天停料,第二天按刮虾前投喂量的50%恢复投料,大约1周时间慢慢恢复到刮虾前的投喂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