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75个农业品牌纳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潜江龙虾”名列其中。
湖北小龙虾享有“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的美誉,产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淡水产品产业的四成。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引领,当前,小龙虾产业链正强力推进,虾与稻共生共长,品牌价值凸显。
虾稻共生共融,描绘致富图景
“头小尾大、鳃白底白、肉质Q弹爽口......”
在潜江市牛湾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主权正在和社员讲解着潜江小龙虾品质高的原因,“主要是与环境有关系,潜江的水质相当好,加上我们跟它创造一些外部的环境,所以说我们潜江龙虾品质相当好。”
虾稻田
刘主权是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人,23年前的一次尝试,不仅让他获得了“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的荣誉,也让小龙虾在潜江开启了“草根”逆袭之路。谁都没有想到,曾经无人问津的抛荒田,竟然是小龙虾的天堂。刘主权无意间的尝试,成功破解了小龙虾人工养殖这个农业难题,而宝湾村作为虾稻连作发源地,也率先品尝到了种稻养虾带来的红利。
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文节介绍,“现在我们宝湾村的虾稻田差不多有接近2000亩,有300多户养殖户,基本上家家都在养殖这个小龙虾。”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
在位于潜江市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供应商将收购来的小龙虾在市场档口分拣、置冰、打包、发货,一气呵成。现如今,全国每10只小龙虾中有5只产自湖北,而其中3只便是通过潜江的渠道和网点走向全国各地。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办公室主任郭颂介绍,“今年小龙虾交易中心1到8月份交易量达到17.86万吨,交易额达到88.65亿元,同比去年交易量上涨41.7%,交易额上涨57.93%,预计全年交易额可达到100个亿。”
潜心耕耘小龙虾特色产业二十余载,形成了集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餐饮美食、冷链物流、节会文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1年潜江虾-稻综合产值超过600亿元,“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88.9亿元。
小龙虾从平原”爬“上大山
潜江网红小龙虾,也让身居恩施大山深处的农民李春阳看到了商机。在恩施州每年7月份,各大酒店都有一道名菜:清蒸高山小龙虾,这些小龙虾都来自恩施本地的大山深处,个头、品质都不逊色于潜江、监利等地,而且在本地供不应求。
201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春阳回到来凤县豹子沟村成立了湖北伍兴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120亩土地进行水产养殖,其中60亩水田养殖小龙虾。4年来,公司从潜江、洪湖等地引进虾苗,并与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家密切合作,学习监控水质、种植水草等养殖技术,如今,山区村民不仅找到了新的致富方法,也让这个海拔400多米的小村子成为恩施州数一数二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湖北伍兴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小龙虾养殖基地
李春阳说,“我们是在一个小山沟里,用的是可以直接喝的山泉水,小龙虾口感比较好,从塘里捞上来不用清洗,非常干净没有黑垢,现在冬天从洞里挖出来,肉质都很有弹性,大小在3、4钱到7、8钱不等。”
据李春阳计算,每年从2月份到7月份,基地能产两季小龙虾,共3万斤左右,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60万元,他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带动,让更多小龙虾走进大山深处。
“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去学习,要把山区的土地综合利用起来,我现在是一百多亩,如果说到了几千亩、几万亩,甚至到了十万亩,这就有规模了,所以要把县城周边想养殖的小龙虾的人整合起来。”李春阳说。
打好品牌战,做好延链文章
不仅要大力养好虾,更要打响“小龙虾”的品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潜江龙虾”品牌打造,出台了《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提出将“潜江龙虾”重点培育成省级核心大品牌。潜江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行动方案》黄金30条和《潜江虾-稻“走出去”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坚持做大做强潜江龙虾产业,强化品牌打造、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经济效益逐步释放,2022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88.9亿元,连续4年位列全国小龙虾品牌价值榜首。
潜江生态龙虾城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淑娟介绍:“下一步,潜江将进一步优化‘虾稻共作’模式,实现不同规格小龙虾的均衡上市,确保二三产业优质充足的原材料的供应,二产业要借‘智’发展,加大研发力度,拓展新产品,进一步擦亮品牌,三产业要探索‘中央厨房+轻餐饮连锁’的模式,使潜江模式、潜江技术、潜江标准、潜江品牌始终处于全国的标杆地位。”
策划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记者刘飞 童曼丝
通讯员张宏 李春红
编辑 文莉
审核童曼丝李军震
监制 洪燕 周振玲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