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喜欢吃小龙虾的有没有?今年的小龙虾季已经到来,爱吃小龙虾的上海人又出动了,市场热度明显升温。
从平台数据看,4月以来,上海地区以“小龙虾”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较年初增长近14倍,小龙虾到店堂食、线上买单的订单量增长逾40倍;外卖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小龙虾”搜索量和外卖销量月环比均翻番。
与此同时“小龙虾降价”的话题也引发热议,
据悉,目前小龙虾集中上市批发市场价格“大跳水”↓
宝山有一个上海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这里也成了小龙虾当仁不让的集散地。
批发商告诉记者,5月下旬的价格,可能是小龙虾今年全年的“底部区间”了。水产市场小龙虾批发商石先生告诉记者:“全年小龙虾的地板价就是现在,2月和3月中青的价钱在每斤40元左右,现在中青的价钱是每斤10元左右。
中青是水产行业术语,也就是每只重量为4钱、5钱、6钱的小龙虾。较大规格的小龙虾,比如一两重的,九母一公比例的,今年3月的时候要卖到150元一斤,现在降到了45元左右。销量大的门店现在一天大概销出去2万斤到3万斤。”
水产市场小龙虾批发商史先生表示:“最近的小龙虾价格亲民,中青和大青的价格是最实惠的。今年销量最大的还是中虾,我的门店一天销售1万斤到2万斤,周末会更多一些。”
量大便宜,品质也好,5月份的小龙虾刺激了广大消费者的食欲,也刺激了许多饭店和零售商的采购欲望。
采购商刘先生说:“最近龙虾确实是便宜了,自己拿货回去也好卖了。作为零售商,一次进三五百斤,好卖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500斤。”
不过,在各种“买买买”的声音中也有网友分享了之前因为吃小龙虾进医院的惊险经历↓
有人在外面餐馆吃了小龙虾后,第二天连正常站立走路都困难,被送往医院治疗,还有“嘴馋”的市民买了小龙虾回家自己做,结果凌晨五点开始上吐下泻,紧急就医。
张女士(化名)有次想吃小龙虾,但担心外面餐馆的不干净、不新鲜,于是专门去买了小龙虾回家自己烧。
当天晚上,一家人一起吃了小龙虾,因为她比较喜欢吃,所以吃得更多些。结果到了凌晨五点,她开始上吐下泻,于是赶紧前往医院急诊就诊。
到医院时,她除了上吐下泻,同时伴有发热、胸闷等症状。化验结果显示,肌酸激酶水平非常高。刚开始,张女士并没有想到这可能和晚上吃的小龙虾有关。看到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异常后,医生再次询问,了解到她之前吃了小龙虾。
最后,医生诊断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和小龙虾没有煮熟等有关。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详细分享了自己之前吃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的经历。
当天晚上,他在一家餐馆吃了小龙虾,半夜开始出现类似发烧的症状,一开始浑身有些酸疼无力,伴有恶心呕吐。本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没想到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人开始浑身无力剧痛,甚至连正常站立走路都困难,被送往医院治疗。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疑似吃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
为什么一桌人吃小龙虾有的人没问题,有的却进了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急诊内科主任唐伦先介绍:小龙虾吃得较多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否会出现疾病,和个人体质、有没有完全煮熟以及是否新鲜等有关,还有一些不正规的店可能会使用洗虾粉、生长环境比较脏的野生小龙虾等也会有影响。”
她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实验研究明确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原因,一般是根据患者之前的病史和前几天的饮食经历综合考虑。症状比较轻的可能会出现上吐下泻等胃肠炎症状,严重的就是横纹肌溶解,比如全身肌肉酸痛、血尿、茶色尿等,甚至造成肾功能损伤。
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唐伦先建议,喜欢吃小龙虾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不要吃太多。如果在外面就餐,要选择正规的小龙虾店,看看小龙虾是否新鲜。如果自己在家烹饪,煮的时间尽可能长一些,保证小龙虾煮熟,这样相对来说更安全些。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特别是对虾蟹过敏的,要谨慎食用小龙虾。如果吃小龙虾后出现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时,要尽量第一时间告诉医生之前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