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万亩湖农场试行“虾稻共生”模式

   2023-08-07 1260
核心提示:3月24日凌晨5时,天还蒙蒙亮,位于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万亩湖农场的小龙虾交易市场早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周边的养殖户用农用车把小龙虾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3月24日凌晨5时,天还蒙蒙亮,位于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万亩湖农场的小龙虾交易市场早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周边的养殖户用农用车把小龙虾源源不断地运过来,来自天门、汉川、潜江和河南信阳、湖南岳阳的客商则开着面包车把小龙虾一车车地拖走。

一位来自潜江的李老板告诉记者,他这已经是第3年来这里购买虾种了,这里的虾种就是好,他的朋友们也每年都来。

谁曾想到,这里曾是个十年九涝、连水稻都种不好的穷乡僻壤。

2006年,为帮助万亩湖农场脱贫,鄂城区农业局组织当地农民到潜江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学成归来,万亩湖农场试行“虾稻共生”模式,获得成功。2010年,农场成立了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省水产专家提供技术保障。合作社实行技术规范、生产规划、产品销售、财务管理、投入品配送、质量标准“六统一”,实现了养殖模式生态化,产品销售批量化,经营管理组织化。

这里的好环境,成了“龙虾宝宝”的温床,泽林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15年,合作社出售大规格虾种1.6亿尾,成虾产量18万公斤。并探索出“一季稻三批虾,经营主体不分家”模式,得到省农业厅、省水产局、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认可,被命名为“鄂州模式”。

泽林万亩湖农场经过努力,还形成了全国首个小龙虾生态繁育地方标准,即《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规范》。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表示,鄂州已成为全国一流小龙虾种苗生态繁育基地,湖北最大的龙虾种苗繁育基地。

泽林万亩湖虾种除供应潜江、天门、仙桃、黄石、黄冈、武汉等省内成虾主产地外,还远销到湖南、安徽等地。

农场原有6000亩水面,4000亩稻田,2006年前亩收入不到300元,是名副其实的低产贫困区。自从发展虾稻共生后,当地农民种植一季中稻的同时,出产虾苗、成虾、亲虾三批虾子,收入翻了好几番。

泽林镇党委书记洪松介绍了一组数据:在万亩湖2000余亩核心区里,每亩产虾120公斤、稻谷650公斤。扣除成本1010元,每亩纯利4000余元,比单纯种稻增收近3000元以上,户均纯利润33.5万元。9000余亩的辐射区,亩产小龙虾40公斤、稻谷650公斤,养殖户户均纯收入10万元。

7点多钟,但见万亩湖千百鸟儿上飞下舞,随行者中有人感叹,去年在万亩湖就见到了天鹅,今年见到的更多。经市农业专家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万亩湖虾稻共生模式对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也起到明显作用。通过对虾沟水渠改造、植被栽植修复,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采用太阳能生物诱虫技术,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水稻不仅增产还增质。另外,通过完善稻田工程,便于晒田和蓄水,使抗旱排涝有了保障,晒田还为小龙虾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稻草还田,大量有机物质转换为小龙虾饵料,提高了小龙虾产量,减少焚烧秸秆的现象,有效保护了环境。

虾稻共生、粮钱双增、效益齐收,尝到甜头的农民越干越有劲,今年,万亩湖农场330户农户全部采用了“虾稻共生”模式,种养面积近1.2万亩,是合作社成立之初的近6倍。

特约记者 周祝文  

 

600)this.width=600" src="//.jpg"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美食做法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做法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