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先思考:
农说吕不白丨不白在观察
第五十一期
全文1598字丨3分钟阅读
每个地域都有美食的传说,或是地方名菜,或是独门秘制。
无一例外不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产物。
今天,不白要分享两个不按常规套路玩农特美食而又快速起飞的案例。
龙虾:瞎搞能火!
周小帅私房菜是天猫上小龙虾销量最高的店铺之一。
店主周青有这么一段和很多草根创业者一样的经历:刚开始以父母经营的实体店“六缘龙虾”的名义在微博卖虾。不过很快迎来了流量增长的天花板:社交媒体终归是“娱乐”阵地,中规中矩吆喝卖货,还不如市集。
周小帅要玩出不一样。
打造一个超级丑萌的形象,代替品牌和粉丝互动:馋嘴的小孩面庞、地中海光头、红孩儿造型的“周小帅”形象出炉,微博名字也由“六缘龙虾”更名“周小帅私房菜”。
社交媒体电商的另类定位:不做分享,而和这个世界对着干。
▲周小帅创作的对话截图
举个例子同时也是自嘲下哈,我们草根涉农创业者包括不白,利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引流,一般都会分享乡村趣闻轶事、产品知识、农俗美味等,这是正常思维。而周小帅的逻辑就是“反面”了。
周小帅的唯一主业就是在淘宝、微店挤兑“买家”,并对这些幽默、有趣的对话图片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有预谋的传播。就是以上这种水平与段子齐飞,卖家与买家和鸣的截图。
当然了这种段子手水平的对话,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采集素材后“制作出来”的,但不妨碍它植入了品牌名,并培养出了这个品牌独特的人格魅力。随着段子在微博、微信上被热传,周小帅也导入了以百万计的免费流量。店主周青说,一分钱没花。
不白观察周小帅公众号和微博的运营情况,也是极具人格化,尤其崇尚丑萌、自黑,和支付宝的微信运营文化,如出一辙。自嘲是淮安吴亦凡,又不排斥粉丝称赞自己是“秃瓢”,关于地中海这个梗长年可在周小帅和粉丝之间制造诸多笑料。看来这个形象代言人还是要有鲜明的特征可以不断去被放大,去制造更多话题。
▲周小帅创作的自黑漫画
关于这个文化,不白觉得对于我们农创人做社群的启示可能有2点,1、是否以个性、人格化的虚拟形象来代替人工客服? 2、农特微商更多在于营销人,通常是营销卖家自己,能否跳出来也把品牌当人来营销呢?
鸡:卖身也行!
如果说周青的小龙虾卖的是地方特色美食,那么荆育程的“无聊鸡”卖的可就是老乡“超哥”家的秘制美味。
简单来说,荆育程身边有位大厨人称”超哥”,有一门秘密手艺,通过不酱不卤的方式,烹调出鲜香嫩滑的整鸡,后手撕之,佐以独家研发的中药材汤包、酱包,可凉拌即食、可热烫做火锅。
这道美味让做水果电商的荆育程“跪服”,于是乎,俩人一合计,“无聊鸡”上线发售了。(鸡肉和酱包,分开真空包装)
不白觉得无聊鸡和传统的农特美食运营有几大不同:第一,产品有明显区隔,传统青睐鸭脖、凤爪,无聊鸡独独钟情鸡肉,挖了一个空白品类的墙角。
▲无聊鸡的品牌形象
第二,完成农特美食到零食的过度和定位,无聊鸡一谐音,无料即不添加工业调料,二则口号是无聊的时候就吃无聊鸡,理念包装上在强化零嘴的概念。而从鸡肉这一主打产品,到陆续延续出鸡爪、鸡头、鸡翅,以及河南等地秘制花生等零嘴小食,产品又丰富得足以支持公司化运营。
第三,“即食现做”会成为潮流,让农特美食能在餐饮与快消品两端都有发展空间。
不白是这么看的,无聊鸡是整只或半只份量的手撕熟鸡、酱料,分别真空包装,收到后,消费者花5分钟凉拌即可食用,有现做的过程,加些新鲜的葱片等调色,摆盘就很漂亮了,这个方面来说是一道大菜。另一方面,和享用一包泡面的时间也差不多,又可以算是快消的食品。
这个即食和现做,结合得很巧妙。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线下现做现卖,线上就做开袋即食,而现在两头都端到了,并且比之开袋即食,检验食材的过程和仪式感也会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第四:用农特美食来弥补水果微商季节性强、容易损耗、售后不好做的问题。反过来也是用运营水果(生鲜)的经验,来为农特美食搭台。
举个例子,无聊鸡这种初级工业化的产品,虽然要健康很多,但保质期只有15天,只比一些水果好一些。而水果微商操作惯了水果这种容易腐坏,不易保存的产品,把预售、快速积累订单、消化库存玩得轻车熟路后,销售模式、订单处理、物流派送复刻到无聊鸡这种l产品上,也是很容易,产品和渠道匹配度很高。
从无聊鸡这个案例,不白主要还是想和农友们探讨,做农特美食的一些产品策划思路。不一定得是地方名优特产,老乡家的好味道,你要觉得可以也是可以尝试尝试的。
互动投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