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现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卵网友:为什么要清剿?

   2023-08-15 1310
核心提示:如何对付外来入侵物种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或者机械设备进行清除化学防治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生物或天敌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等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或者通过

5月27日,有网友在武汉园博园发现,一处树干上竟粘着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卵。园方表示立即展开持久清剿行动。日前,云南发布了该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中小龙虾、牛蛙和福寿螺等深受吃货喜爱的美食,一夜间都被列为“入侵敌人”。众多网友不淡定了:“为什么要清剿,这是对吃货的侮辱啊”。

惊现园博园的福寿螺是什么

网友“闲咵”介绍,游玩时发现粉红色的福寿螺卵块,粘在园博园景区长江文明馆前水池中水杉树上。28日,园博园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立即派人对侵入园内的福寿螺展开持久清剿行动。

为什么园方“闻螺色变”?湖泊生态修复专家康玉辉博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福寿螺是一种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螺类。在我国,福寿螺属于危害性外来物种。它繁殖能力强,每只雌螺每年可产卵万粒左右;它食性杂、食量大;它通过直接啃食水生植物,可严重破坏水生植物群落,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在有大量福寿螺存在的水域,水质会严重下降。同时,因生存空间被福寿螺占领,其他水生动物会大幅减少甚至绝迹。

另外,福寿螺身上普遍携带有寄生虫线虫。人们在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时,极易染上线虫病。

个大肉多的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

个大肉多的福寿螺一度是国人餐桌上的美食。2017年,一位网友在成都一家餐馆吃完“田螺”之后感觉身体不舒服。随后成都食药监调查发现,该餐馆提供的食材正是福寿螺。早在2006年,北京一家川菜馆推出福寿螺后,导致160多食客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

据了解,福寿螺身上普遍携带有寄生虫线虫。人们在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时,极易染上线虫病。

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权威答案是:1、福寿螺不属于禁售食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食品流通领域和餐饮业销售福寿螺行为。

2、福寿螺可以吃,前提是要煮熟煮透。按规定,螺肉要在沸水里煮20分钟。但福寿螺肉煮长了会硬,所以当时北京的厨师只煮了3~5分钟。

长江日报记者张偲 陈奇雄

链接>>>

这些入侵物种成餐桌美食

长江日报记者调查发现,3种入侵物种,已被吃货们吃到要人工养殖。第一位当数小龙虾。这种生物由国外入侵到我国,在英国等地,人们拿它毫无办法,反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捕捞,清理海域。新鲜的小龙虾从5月可吃到10月,全国各地都有小龙虾的养殖场。

第二个上了市民餐桌的是生蚝。在丹麦等国家,太平洋生蚝没有天敌,肆意生长,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强大的吃货们,罗列出各种生蚝的做法,搭配蒜蓉酱,美味无敌。

第三个生物是牛蛙。牛蛙是来自北美的入侵生物,因为缺少天敌,刚开始出现时也是泛滥成灾。在吃货看来,泡椒牛蛙、干锅牛蛙、牛蛙煲、爆炒牛蛙……在吃货们的餐桌上,牛蛙被吃得只剩骨头。

据了解,云南此次发布的《名录》将入侵物种划分为5大类,包括Ⅰ级恶性入侵类、Ⅱ级严重入侵类、Ⅲ级局部入侵类、Ⅳ级一般入侵类、Ⅴ级有待观察类。

其中,Ⅰ级恶性入侵类包括微甘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牛蛙等属于Ⅱ级严重入侵类。

据媒体报道,2013年5月,由于连续暴雨,大批“出水透气”的小龙虾不仅入侵了云南滇池重要的入湖河道,还“蛀空”元阳梯田。

入侵物种是指在当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者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者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

近年来,美国亚洲鲤鱼泛滥、德国大闸蟹横行霸道、丹麦生蚝泛滥成灾、古巴百万螃蟹大军横行,这些物种因繁殖能力太强,对生态破坏太严重,令当地民众头疼不已。相比之下,我国的小龙虾近年来却在餐桌上身价倍增, 使得很多网友认为,入侵物种之所以会泛滥,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发出“吃法”。

和其食用价值相比,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得不偿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廖万金说,如果“吃货”能解决一切问题,就不会出现物种入侵了。

(长江日报记者张偲 陈奇雄)

如何对付外来入侵物种

人工防治

依靠人力或者机械设备进行清除

化学防治

用化学除草剂防除

生物或天敌防治

利用致病微生物等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

或者通过综合治理,结合单向技术发挥各自优势

我国今年将推动外来物种管理立法

2003年1月

我国发布第一批外来生物入侵的名单,共有16个品种,典型物种如凤眼蓝(水葫芦)

2010年1月

我国发布第二批外来物种入侵的名单,共有19个品种,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上榜

2014年8月

发布第三批外来物种入侵的名单,共有18个品种,常见有巴西龟等

2016年12月

发布第四批外来物种入侵的名单,共有18个品种

今年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19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提出,将推动外来物种管理立法

入侵物种划分为5大类

Ⅰ级恶性入侵类

Ⅱ级严重入侵类

Ⅲ级局部入侵类

Ⅳ级一般入侵类

Ⅴ级有待观察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美食做法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做法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