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见 画
小龙虾是一种传奇的食物,在中国已经横行夜排档至少二十年了吧!90年代初期,全国吃小龙虾的数量大概是6700吨。那时候我也在吃,作为平民美食,很廉价,家里隔三差五会买,挑食的我还就喜欢这口。奶奶却说这东西不能经常吃,不干净,是当年日本鬼子留下的。2016年中国人消费小龙虾的数量达到了87万吨。价格从几毛钱一只,到现在有三十元一只的。
小龙虾是美食界的草莽英雄,辗转多国,曾遭人鄙夷、诟病,起于青萍之末,而能雄霸数亿人的餐桌。这段历程,香港学者张展鸿先生有过深入研究。由于我的饮食短文最近越写越长,怕责编微词,尽力概括。
小龙虾的老家不是江苏盱眙,不是日本,而是美国。小龙虾生命力顽强,美洲原住民将之作为图腾雕刻在生活用品上。但美国人基本不吃,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南部有人吃,现在那里还有小龙虾汤、炸小龙虾以及小龙虾汁盖浇饭。早期加拿大移民很穷,也吃这玩意。黑人会把廉价的火鸡脖子跟小龙虾煮一锅(听着就好吃)。
日本人更早对小龙虾发生兴趣,但他们不吃,拿来养牛蛙。侵华时期,他们将小龙虾留在了江苏,但歼灭水稻、清理腐尸,都是谣传。日本人至今也基本不吃小龙虾,天妇罗、刺身里都没有小龙虾的身影。吃货潇潇在日本正苦于买不到小龙虾。但非常奇怪的是,1916年日本大正天皇的晚宴上出现了一道小龙虾浓汤。一碗汤里只有一只小龙虾,泡温泉一样优雅的趴着。
俱往矣,数风流龙虾,还看盱眙。那的养殖户个个都认为,盱眙就是小龙虾的故乡。小龙虾从此开始与中国人热恋。
小龙虾到底脏不脏?张教授的观点之一是,脏不脏不是它自己的问题,是人类生态环境与农田保护的问题。
多年前我到南京讲课,一位老兄带我去吃小龙虾,不同凡响,由此可知,江苏人还是最懂小龙虾。在杭州的西溪湿地有一回吃到了冰镇的新鲜货,个头巨大,白灼,肉质远胜大龙虾。上海心乐面馆的小龙虾面也值得吃,要70多元一碗。
小龙虾的畅销也许还因为中国人喜欢吃比较麻烦的食物,比如鸭脖、鸡爪、大闸蟹,可以几小时不停吃下去,延长饮食与交谈的乐趣。但是再麻烦也阻挡不了刷肥皂剧的女人们,点十几二十斤小龙虾当零嘴,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