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商南圈”关注我们!
招聘求职|房屋租售
“没想到小龙虾引进后长势喜人,仅40天左右就能收获了。个大体肥、虾白肉净,看来我们选对了致富门路。”看着虾池边正在被捞起来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高兴地说道。
一个多月前,在过风楼镇党委书记谢超亲自推动下,柳树湾村包村领导带领村社区“两委”干部,前往湖北省潜江市考察小龙虾养殖技术及市场前景,通过调研发现龙虾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而位于丹江边的柳树湾无论气候、水文、地理条件可以说是北方小龙虾的天然“虾窝”。
说干就干,包村领导带领村社区“两委”干部,拉虾苗、挖虾池、建围网、栽水草,原版复制了潜江龙虾的生活环境。半个月功夫建起一个规模25亩,年出栏10万尾的生态养虾池。为了使小龙虾更具竞争力,更有品牌优势,更有地方特色,该村专门从小栗沟深山沟里引入山泉水,投放专业饲料,精心呵护,创建“三有”小龙虾品牌及商标。实现了长江小龙虾“移民”丹江的愿景,也解了北方人在家门口吃小龙虾的“近渴”。
“我们村明确专人负责养殖小龙虾,养殖技术过关,目前头茬估计能收获3000余斤。只要管理好,40天一茬儿,一直到11月份都能长。而且我们这里水质好、生态好,小龙虾个大肥美、供不应求,还需要订单供应,按照批发价40元左右,收益可达10万元以上。”小龙虾养殖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柳树湾村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机,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充分利用村内自然资源,在镇党委政府、包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扩大水杂果、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小龙虾养殖等,形成“山中果园、村中花园、屋后菜园、村内田园”的增收格局,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余万元。也带动周边农家乐、小超市、小菜园的农旅经济,实现了富一村,带一片的同步发展。(黄山林 陈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