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夏季以前,只有百分之0.13%的商家在平台上做小龙虾外卖,像最开始的麻辣诱惑-应该是外卖龙虾届的鼻祖了,直至2018年是外卖小龙虾的一个爆发季,全国就想雨后竹笋般层出不穷。
那我们现在来说一下,为什么2016年之前的小龙虾无人问津呢?
第一点原因:
2012年-2015年期间,外卖市场还处于蓝海期,超过百分之80的商家还处于被教育,没有意识到堂食+外卖的结合,也就是O2O+零售化的趋势还无法看到。也是上述说的,存量市场本身就不大,b端商家大量没有上线,自然而然整体龙虾的GMV就偏低。
第二点原因:
2008年年底,外卖平台首先源于饿了么,是张旭豪在上海交通大学由几个同学组成的。所以外卖平台,一开始定位的时候就是在高校,那高校的人群是学生,本身能支配的金额就低,所以外卖在2015年以前的概念就是薅羊毛,低客单价为主。2012年的全国平均客单价在13元上下。那众所周知龙虾的客单价动不动就50元起步,学生党消费不起啊。
第三点原因:
我们说一下龙虾的前身小龙虾(学名: )称作红鳌虾和淡水小龙虾。在1927年的,亚洲日本第一个国家引进养殖,最开始是给牛蛙充当饲料的。我国在1930年左右引进,龙虾的前身舆论就不好,比如:龙虾的头堆积着排泄物,有重金属含毒材质等。那你敢吃吗?更不要说2015年前上外卖了。
2018年的爆发高潮~
2015年前是因为没有定位市场,之后重新定位,外卖有新历史上的战略目标,分为高校蜂窝+白领蜂窝。战略方针变了,针对B+C人群也就变了。白领蜂窝人定位是在上班的年轻一族,对比学生党自然可支配的收入高,正迎2018年足球世界杯,开球比赛时间段一般在晚上,自然营销热点变成了啤酒+小龙虾。
每年的4月龙虾的售卖高峰已经到来,其实真正会玩的朋友,早早的在今年2月份就开始布局。想做规模,手里且有一定资金的老铁会开堂食门店,还有一种是看到了小龙虾可观的利润,但目前投资资金有限,退而求其次选择外卖店。
以上两种更推崇的是堂食+外卖,为什么这么说?
1.线上获取流量越来越难,大量商家上线,做餐饮好像在大家眼中必须要上外卖,但毕竟整块蛋糕就这么大,瓜分的商家数多了,自然能分到的就少了。
2.堂食的客单价要远远高于外卖。外卖大部分的场景是我可以一个人吃小龙虾,因为这样我能吃的爽。但是堂食的场景就是要拉上3-5个亲朋好友,维护的是关系和社交搭建。
所以我不太建议老铁就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上堂食就是增加做-成功事情的可能性。
点个赞再走呗!!!老铁~~
关于外卖运营,其实还有很多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