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跌落神坛,央视曝光的前世今生,为何?

   2024-02-10 2660
核心提示:小龙虾在两三年前一度被人们视为高端食材,而且价格昂贵。自从去年央视财经栏目报道小龙虾后,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龙虾彻底跌落神坛,今年市场长最低价格跌到10元1斤

小龙虾在两三年前一度被人们视为高端食材,而且价格昂贵。自从去年央视财经栏目报道小龙虾后,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龙虾彻底跌落神坛,今年市场长最低价格跌到10元1斤,为何以前70元一斤,现在10元没人要,央视曝光的小龙虾是美食还是垃圾,一探究竟!

龙虾谣言_辟谣小龙虾_央视小龙虾辟谣

1、小龙虾的前世今生

央视小龙虾辟谣_辟谣小龙虾_龙虾谣言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小龙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经济效益很高。

央视小龙虾辟谣_辟谣小龙虾_龙虾谣言

根据权威统计,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就高达1929万亩,同比增长14.8%。小龙虾价格高峰期是在2017-2018年期间。那时候的小龙虾零售价一度卖到60一斤,个头特别大的甚至被炒到上百元一斤。现如今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还都可以看到卖小龙虾的身影。但是价格一落千丈,10元一斤比比皆是,小龙虾辉煌不在。

2、央视曝光的小龙虾出了什么问题

央视小龙虾辟谣_龙虾谣言_辟谣小龙虾

这次央视主要是曝光了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和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如果小龙虾赖以生存的的水质污染情况严重,那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也会增高。甚至臭水沟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小龙虾在攀爬。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养殖户养殖小龙虾的环境也更加恶劣。很多鱼塘、臭水沟都养殖起了小龙虾。而小龙虾在这样的环境下反而生长的更旺。

龙虾谣言_辟谣小龙虾_央视小龙虾辟谣

因为小龙虾自身的代谢属性,摄入的重金属都会通过脱壳慢慢排出体外,而排不出去的部分则都留在了头部的鳃和各种内脏器官里。当然也有例外,这次样本中也出现了虾黄安全而虾尾铅超标的情况。

辟谣小龙虾_龙虾谣言_央视小龙虾辟谣

其实不仅是我国的小龙虾有问题,国外一篇研究综述总结了近40年来不同国家研究人员对小龙虾铅,铜,铬等重金属残留的检测结果。从结果来看,美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小龙虾也都检测出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

3、小龙虾还能不能吃

辟谣小龙虾_龙虾谣言_央视小龙虾辟谣

目前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4、如何选购及食用小龙虾

央视小龙虾辟谣_龙虾谣言_辟谣小龙虾

选购小龙虾时,一定要选择活的、新鲜的虾,再看虾腮和虾腹,如果虾腮呈深色或黑灰色,虾腹存有很多黑泥,证明虾可能生活在杂质比较多的水中。清洗小龙虾,先将鳃、细爪剪掉,然后将虾体背上的黑色肠线抽掉,用小刷子将虾壳刷洗干净。消费者在食用小龙虾时,剔除虾头虾线更安全。同时小龙虾易潜伏细菌、寄生虫,为确保安全,不要生食或半生食小龙虾,在烹调时应将小龙虾充分烧熟、煮透。蒸煮温度要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

结束语

龙虾谣言_辟谣小龙虾_央视小龙虾辟谣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伤身体,适可而止,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小龙虾中蛋白质含量高,而异性蛋白有可能会加重过敏,所以不适合过敏体质的人。小龙虾中嘌呤含量高,有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与啤酒一起食用,发生的概率会更高。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下点赞下2021年好运连连必发大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美食做法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做法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