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卖虾来又插田。”4月的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田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虾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连片虾田四周清一色的防逃网,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哗啦啦的水声伴着村民相互打趣的玩笑声,乡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曾经劳动力外流、耕地抛荒严重的黄桷村,何以变荒为宝,步入产业兴旺的快车道?记者近日走进黄桷村,探访“2020年度内江市优秀农民工”获得者郭绍洪,了解他引领产业振兴的那些故事。
不懈探索,闯出一条致富路
“从正月初三到现在,田里一直都在出虾,卖了近5千斤虾,收入15万元!”正在平田的郭绍洪笑着说。今年40岁的他是黄桷村6组组长,承包了近40亩地用于稻虾养殖,仅有初中文凭的他,硬是凭着自己多年的苦干实干巧干在农村闯出一条致富路—稻虾综合养殖。
郭绍洪接触小龙虾养殖是在2010年,在外做木匠收入可观的他,因为家庭需要返乡,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卖泥鳅黄鳝,郭绍洪把小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在一次去市场卖泥鳅黄鳝的过程中,郭绍洪猛然听到有人在议论,“小龙虾的行情还可以,只是现在的小龙虾少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郭绍洪心想,养小龙虾还不容易啊!
说干就干!郭绍洪立马找到在做养殖的战友,以15元1斤的价格,买回50斤小龙虾,战友郑重告诉他:“你悄悄地养,越少的人养,价格越贵!”郭绍洪回到家将小龙虾全倒入了一块水田。
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过去了,按捺不住的郭绍洪撒下地笼起虾,当网一节一节收回,网兜里田螺、小鱼小虾蹦跶,唯独没有小龙虾。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坚持下了几天网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小龙虾不见了!”郭绍洪将水全部放了,跳到田里抠泥巴,誓要弄清楚原委。烂泥巴里掺杂着死虾,腐烂的臭气一阵阵袭来!小龙虾没跑走,全部死了。
一记闷棍敲来。不服输的郭绍洪再次找到战友,详细询问小龙虾养殖技巧,战友笑着说,“上次你来问都没问,我还以为你晓得,那么多虾全部倒进一块小田,小龙虾不死才怪!”这一次,小心翼翼的郭绍洪只买了2斤虾苗,回去严格按照战友嘱咐的话执行,将水田的田螺、小鱼一一清理,再将水田蓄上深水,将小龙虾宝贝似地投放到水田之中。一天、两天、三天,郭绍洪小心呵护,喂食的时候能清楚看到小龙虾游走,泥沙翻动。二十多天过去了,郭绍洪收获了18斤小龙虾,卖了近500元,兴奋的他恨不得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