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崇州 热议小龙虾产业走向

   2019-07-29 网友投稿佚名4180
核心提示:  盛夏时节,鱼虾肥美。7月26日,崇州第三届稻田小龙虾节暨首届天府国际曼城美食文化周在崇州开幕。本次活动由天府优质粮油融

  盛夏时节,鱼虾肥美。7月26日,崇州第三届稻田小龙虾节暨首届天府国际曼城美食文化周在崇州开幕。本次活动由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管委会、崇州市农业农村局等主办,来自省水产局、省农科院、四川省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以及水产行业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崇州小龙虾产业的未来。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卿足平在现场表示,在四川农业“10+3”产业体系中,小龙虾是川鱼产业当中一个重要的主推品种和主导产业,希望崇州继续加大稻虾养殖的推广力度,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品质,继续领跑成都、领跑全省。

  2019年,崇州稻渔养殖面积近4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2万多亩,年产5000吨,总产值预计将超亿元;年产“稻虾藕遇”生态稻米1万吨,是全省最大的绿色稻田小龙虾生产基地。自2013年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以来,崇州稻米加小龙虾附加值效益显著,每亩增收2870元至7160元,是没有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4倍以上。

  “我们总结出崇州的稻渔种养经验就是5个发展:一是因地制宜扶持引导发展;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发展;四是借力“互联网+”加快发展;五是渔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李良玉说。

  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郑家国则从稻米的角度分析道:“在稻虾共作的模式下,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其外观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未来,还应进一步优化稻米品种,比如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要防止‘重虾轻稻’”,制定技术标准,实现规范化发展。”

  谈到未来的发展,崇州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科科长王恒说:“加强政策引导的持续性,配套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选育优良品种,完善标准体系,组织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我市稻田综合种养的有利条件,引导企业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