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坚持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原则,充分利用稻田资源禀赋,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广“稻虾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探索出一条小龙虾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了稻渔面积逐年扩大、小龙虾产量连年攀高、农民收入显着增长、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安徽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进行推进,纳入渔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纳入对市县考核内容,纳入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范围。霍邱县三流乡原生态无环沟繁养一体稻虾模式,80:20养繁分离稻虾模式、“稻田小龙虾罗氏沼虾连作模式”等一批新模式,得到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总站的肯定。积极推进小龙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有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30多家,今年小龙虾加工量有望突破10万吨,正在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产值达160亿元,相比建设前净增50亿元,为稻虾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增权表示,下一步,安徽按照既定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继续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将小龙虾作为推动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的“遥控器”,实现与先发地区从“跟跑”到“并跑”的“启动器”,通过小龙虾收益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推进科技、机械“双轮”驱动挖掘稻田增产、农民增收潜力,不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亩均效益,加快推动稻渔产业“强”起来、稻渔环境“美”起来、稻渔产品“优”起来、稻渔主体“富”起来,确保2025年完成面积800万亩,力争迈向千万亩。同时,锚定精深加工目标,加强清水虾、预制菜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小龙虾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塑造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领导性的知名品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全产业链闭合循环,努力为全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安徽力量”。(记者 彭旖旎 实习生 王静茹)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