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红 虾稻米火 潜江“虾”“稻”比翼齐飞

   2022-09-22 3160
核心提示:“虾乡稻”销往全国各地。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立秋时节,在潜江的稻田里有两样收获:一样是稻谷,一样是龙虾。潜江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其中,“潜

“虾乡稻”销往全国各地。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立秋时节,在潜江的稻田里有两样收获:一样是稻谷,一样是龙虾。潜江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其中,“潜江龙虾”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潜江虾稻”从“普通米”向“品牌米”转变,两大产业比翼齐飞。

“虾稻共作”模式刚刚风行,潜江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而同一块田里的虾稻米,价值却未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潜江市在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基础上,注重稻产业的培育,推动“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双轮驱动。

今年初,潜江提出潜江虾稻“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补贴措施、优惠政策,推进虾稻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倡导粮食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优质虾稻的订单生产。

积玉口镇宝湾村是潜江“虾稻共作”的发源地,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虾稻共作面积2800亩,负责人王华介绍,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一亩田虾苗3000元,库虾有3000元,稻谷2200元左右,预计每亩收入可达7000余元。

为推动虾稻稳步前行,潜江成立虾稻大米行业协会,围绕发展虾稻产业、打造“潜江虾稻”公用品牌、整合“潜江虾稻”大米资源等方面开展服务和监督,让产业健康发展。协会负责人介绍,整合全市虾稻品牌资源,统一标准、商标和包装,每年组织“潜江虾稻”走进湖南、广西、重庆、上海等大型超市,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潜江已累计建成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培育了巨金米业、虾乡食品、春景农业科技等一批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创立了“虾乡稻”“水乡虾稻”等虾稻米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好粮油”“湖北名牌产品”“荆楚好粮油”等称号,相关产品销往全国18个省市。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巨金米业与中储粮、中粮、中国供销等大型央企合作,形成水稻种植、农机服务、收购仓储、加工商贸等完善的产业链条,仓储容量达5万吨,年加工稻谷15万吨、稻壳棒2万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