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龙虾,我知道夏天餐盘里的小龙虾价格不菲,但没有人知道,如果我们不吃,他们基本上是不会死的。
小龙虾的生命可以活很久很久,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死的,可能有人不肯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小龙虾没有显着的衰退征兆,他们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减弱,还不容易绝育,甚至年老的小龙虾比年轻的小龙虾更加多产。
小龙虾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加上它会一直生长发育,小龙虾的尺寸会有一些变化,它的年纪可以通过它的尺寸看出来,如果所处的环境不同,它的生长速度也会有些不一样。
科学家想知道这类小动物的生命极限究竟在哪儿?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小龙虾就算年纪比较大了,仍能位置端粒酶的特异性,这个端粒酶是什么呢?
端粒酶就好像包起来性染色体尾端的遮阳帽,末梢细胞分裂式断裂就会减短,越来越短之后它们就不能维护染色体,染色体就会开始损伤端粒酶。
就是这种可以增加端粒长短,增加小龙虾寿命的酶,在我们人类体中这种端粒酶只存在一些种类,并且它的水准在万年时期会降低,但小龙虾的端粒酶则存有全部种类的机构。
小龙虾一直在发育生长,所以需要不断地换壳,因此不断生长发育不是难题,它们的端粒酶供货平稳。
所以它们的细胞会一直保存在年轻状态,如果没有天敌,他们能一直活下去。
而这个端粒酶目前也是医学界研究延缓衰老和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不被人吃掉就不会死的小龙虾,拥有长生不老的基因。
坊间一直有流传,小龙虾是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是日本对付我们的一种秘密武器,最初是用死人肉来喂养的小龙虾。
身上有大量有害细菌,日本将这些带有细菌的小龙虾,放到我国的江河湖泊以及周围的其他水域,就是让附近的人感染上病毒,造成大量的瘟疫。
这个传说现在已经证明是假的。这个谣言还是有一部分人相信,事实上小龙虾确实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但小龙虾的原产地并不是日本,而是在北美洲经过日本这个跳板后,在我国南京附近登陆。
最早也是日本向美国引进了二十几只小龙虾,想要用来实验,却发现它的蛋白质含量很丰富,适应性很强。
它在水温为10~30摄氏度时都能正常生活。还可以忍受40度以上的高温,也能在零下十四度以下的环境里过冬。
除此之外,小龙虾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它每年至少繁殖三到四次,一次产卵500到2000例左右。3~5个月就能长到一两重,
小龙虾的菜单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死亡的小鱼,浮游生物,地基生物,藻类蝌蚪等都在他的菜谱上。
如果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他甚至连自己的同胞也不放过,开始自相残杀,胃口好,身体素质棒,生得多又快,适应能力还强。
种种特点相结合,不管是在湖泊,河流,沼泽,还是在水库,水沟,水田,小龙虾都能顽强地活下去。
除此之外它还能在一定咸度,低氧气,极端气温和污染的水体中存活,这就是小龙虾的战斗实力。
但很多人都说,小龙虾生活在污染的水体中吃垃圾,身体里面富含重金属,其实这话也不完全对,手污染的水域中的小龙虾相比,还是正常水域成活率高。
但是不能代表他们能全部活下去,不被人吃一般不会死的,小龙虾是非常好斗的物种,它和螃蟹打斗螃蟹很有可能会断肢或被杀死。
因为它动物而引起的田地灾难也时有发生,2012年,云南云阳县的一名在外地务工的村民觉得小龙虾好吃,就在外地买了一些。
让后放到了自家的一处秋田里放养,还分给了其他村民,其他村民消防之后小龙虾迅速繁殖开来。
他们把梯田蛀空打了近百个深度长达一米多的洞,此起彼伏难以填补,让田里的水严重流失,甚至还引起了不少垮塌事件。
在这次的人虾大战中,云阳县就清理了370万只小龙虾,一些小龙虾还影响了当地哈尼梯田的申遗进程。
2017年云南鹤庆西草海自然区,就举办过一场针对外来物种的小龙虾捕捞大赛,大赛短短几个小时就捕捞了200多公斤的小龙虾,场面甚至壮观。
小龙虾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就引入了我国,但咱们国人第一次吃小龙虾,是在1993年江苏盱眙。
一家调料店老板突发奇想的,将调料用于烹饪小龙虾,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十三香小龙虾就这么被研发了出来。
尽管小龙虾长得稀奇古怪,甚至还有海里臭虫的外号,但这并不妨碍后来的人们喜欢吃它。
生态杀手小龙虾,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彻底消灭呢?
答案是没有。如果你不吃它,在适宜的环境下,小龙虾可能永远都不会死,更不可能彻底被消灭,大量的人工捕捞反而会扩大其生存空间,刺激它们增快繁殖速度。
别的国家也有生物入侵,比如美国亚洲鲤鱼泛滥,德国大闸蟹横行霸道,丹麦生蒿泛滥成灾,古巴螃蟹大军横行。
美国人为了治理鲤鱼的泛滥,甚至还使用过电网,拦坝等招数。澳大利亚甚至还想给鲤鱼投放疱疹病毒,但是遗憾的是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解决生物入侵问题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很多人都会说要是派一队中国人过去,就能给它吃灭绝,这个做为笑谈还可以。
生物入侵靠吃就能解决的想法不是那么靠谱,我们每年吃了那么多小龙虾,每年的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市场逐渐扩大,也没有把小龙虾吃灭绝。
很多人都会说现在很多小龙虾都是人工饲养的,这个确实是的,因为小龙虾的经济效益存在。
人工饲养下的捕捞成本,和控制成本是极低的,但是野外的小龙虾的捕捞成本是极高的。
因为早期对小龙虾的捕捞确实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扩张,但是我们不要因为小龙虾的美食属性就忽略了它的灾难体质。
因为小龙虾的种种特性,一旦有小龙虾从养殖地逃逸,生命力极旺的情况下就会找到扩散的机会。
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千万不要一时想将它放到河流小湖之中,你一时的善良可能就是对这片水域的最大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