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龙虾东北养殖“难” 打造"寒地虾"产业链

   2022-10-18 3350
核心提示:【解说】说起小龙虾大家并不陌生,因其肉质鲜美使得小龙虾成为民众喜爱美食的代表之一。如此受欢迎的小龙虾对繁殖的环境温度有很高的要求,15℃至28℃的气温最适宜小龙虾生存,可这种“挑剔”的

【解说】说起小龙虾大家并不陌生,因其肉质鲜美使得小龙虾成为民众喜爱美食的代表之一。如此受欢迎的小龙虾对繁殖的环境温度有很高的要求,15℃至28℃的气温最适宜小龙虾生存,可这种“挑剔”的要求却无法在全年冬季较长的东北地区得以实现。

【同期】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院长 董宏伟

我们黑龙江省以前都是以养鱼为主,还没有涉猎过虾类养殖,蟹类还有但是虾类从来没有过。从2016年开始,很多养殖户或者是养殖合作社,都从南方引进小龙虾苗,但是回来到我们的池塘或者到我们稻田,养殖成活率不足10%。经过很多失败的教训,包括我们很多水产专家,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东北地区不适合养殖小龙虾。

【解说】为改善种养殖结构,填补黑龙江省虾类养殖的空白,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积极探索与港澳台地区开展合作并在2018年组建了寒地虾研发团队,对苗种引进、运输技术和稻田、池塘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期】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工程师 张希

我们一般每天会进行温度和溶氧的监测,会定时进行投喂,保证小龙虾正常的营养供给。

【解说】2021年,寒地小龙虾苗种规模化培育中心建立,通过优化苗种的开口技术、投饲技术、水草的配套技术、水质调节技术以及疾病的预防技术,成功培育优质大规格苗种,供应黑龙江省牡丹江、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市、齐齐哈尔以及哈尔滨周边区县。

【同期】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院长 董宏伟

通过自己培育的虾苗养殖成活率达到70%,然后我们“稻虾共作”这种模式产量能达到100斤,池塘精养小龙虾我们模式亩产达到200斤。

【解说】根据寒地气候特点和水稻种植季节,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自主研发了适宜寒地的池塘主养模式和“虾稻共作”模式。创新性研发模式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小龙虾繁殖“越冬”难题,还与南方小龙虾上市形成错峰期,填补南方商品虾的空档期,形成地域经济互补的良性循环。

刘莎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