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河南南阳“龙虾王”王森:如果不是龙虾,我家早就过不下去了!

   2019-07-17 网友投稿佚名5750
核心提示:  这个夏天,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固县镇养虾专业户王森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因养虾技术过硬,收成不错,又在前不久县里举办

  这个夏天,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固县镇养虾专业户王森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因养虾技术过硬,收成不错,又在前不久县里举办的龙虾节烹饪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时声名远扬,被当地人誉为“龙虾王”。

  7月9日,记者在田间采访王森时,他的手机不时响起,大多是咨询养殖技术和联系前来购虾的。王森是固县镇大石坡村人,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不识几个字,身为家里顶梁柱的他,既要照顾两个年迈的老人,又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不能外出务工,全家依靠几亩薄地过日子,生活十分清苦。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王森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森说,村里的同龄人大多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自己一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思想压力很大。他暗下决心,要在黄土地上做出大文章,依靠特色产业摆脱困境。

  两年前,桐柏县经过多方考察,提出了“长抓茶、短抓艾、香菇龙虾致富快”的产业扶贫思路,小龙虾养殖成为县里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王森积极响应号召,把家里的水田改为虾田,并采取“虾稻共作”模式,力争一份田地、两份收入。

  养殖龙虾前期,他的父亲顾虑重重,生怕王森因一时心血来潮赔得血本无归。县商务局驻该村第一书记魏士赟鼓励王森:“咱村水源好,水田多,养殖龙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县里对龙虾产业大力扶持,‘虾稻共作’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解除像王森一样有养虾意愿贫困户的思想顾虑,魏士赟在村里成立了龙虾收购点,邀请有关专家来村里传授养殖技术,让王森和乡亲们吃了“定心丸”。王森与父亲一商量,当年养殖龙虾12亩,净收入达4万多元。在县里举办的第一届龙虾节上,王森荣获二等奖;今年,他更是一举夺魁。

  王森致富后没有忘了乡邻,他免费为乡亲们传授养虾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大石坡村目前发展龙虾养殖500多亩,村民来自龙虾养殖的收入达150多万元。村里还连片建起了龙虾产业基地,集养殖、收购、教学、宣讲扶贫政策于一体,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

  7月份,大石坡村的数千亩桃园也到了硕果累累的时候,摘鲜桃、品龙虾、吃农家菜,大石坡村的湖光山色让这里的人气逐渐旺了起来。王森因此受到启发,有一个新的想法在心中腾起:开一家以龙虾宴为主打的农家乐饭店。说干就干,这几天,他忙里偷闲,到湖北潜江拜师学习龙虾烹饪技术,力争厨艺精益求精,当上龙虾餐饮业的大老板,成为名副其实的“龙虾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