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是一种利用水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农业模式,它既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广西桂平市是全国稻虾共生的先行者和示范区,近年来,通过稻虾共生模式,桂平市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美的三重目标,打造了一条绿色致富产业链。
稻虾共生的优势
稻虾共生模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节约资源。稻虾共生模式利用水稻田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无需额外建设养殖池塘和投入饲料,节约了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促进互利。稻虾共生模式实现了水稻和小龙虾的互惠互利。水稻为小龙虾提供了遮荫、保温、保湿、隐蔽等条件,小龙虾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料、松土、防病等作用。这样,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有所增加。
增加收入。稻虾共生模式可以使农民在收获水稻的同时,收获小龙虾,实现了双重收益。据统计,每亩水稻田可以养殖小龙虾200-300斤,每斤可卖20-30元,每亩可增收4000-9000元。
保护环境。稻虾共生模式是一种绿色生态的农业模式,它避免了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保持了水土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增强了农业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御灾害能力。
稻虾共生的实践
桂平市是广西乃至全国最早开展稻虾共生模式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有10万亩水稻田实施了稻虾共生模式,形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桂平市还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为稻虾共生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桂平市的稻虾共生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科学选种。桂平市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等条件,选用适合稻虾共生的水稻品种和小龙虾品种,如选用抗旱抗涝、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桂优1号”、“桂优2号”等,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好、耐低温的小龙虾品种“桂平1号”、“桂平2号”等。
规范管理。桂平市通过建立稻虾共生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对稻虾共生基地和企业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稻虾共生模式的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运行。桂平市还通过实施稻虾共生病虫害防治、水质监测、小龙虾检测等措施,保障稻虾共生模式的生态、健康、优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