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吃虾季!
随着夏季的到来,
吃货们迎来了食用小龙虾的黄金季节,
一想起那红灿灿的虾壳、鲜美的虾肉,
小编就忍不住口水直流,食欲大增!
试问又有哪一位吃货,
能抵挡得住这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诱惑?
然而,这两天传出这样一则新闻:深圳医院最近接获多名患者,因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出现全身酸痛现象!!!
小编吓得手里的小龙虾都掉了!
据今天深圳君了解,深圳医院最近接获多名患者因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出现全身酸痛现象!
单是北大深圳医院这一家医院,7月30日至8月1日,该院急诊科就接连收治了5名因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
这5名患者留院观察后,只有1人很快出院,其余4人从昨天开始才陆续出院。其中一名病情最严重的患者在外院治疗时,被误诊为肠胃炎进行治疗,后来出现排尿困难,差点洗肾,被转诊至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后,才有幸找到真实病因,转危为安。
吃完小龙虾瘫倒了
患者 讲述
8月6日晚,深圳福田区的陈女士通过外卖订了一份蒸虾,据她回忆大约吃了20多只虾,晚11点临睡前开始不舒服。
7日凌晨3点多陈女士醒来后,脖子、肩膀肌肉酸痛,于是和老爸一起到北大医院就诊。“出了家门,我的双肩酸痛没有力气,十分钟内蔓延到全身无力。到医院时,我已站不起来了!向医生介绍症状后,整个人就瘫倒了。”
医生说法
据医生介绍,这5名患者发病前,均大量食用过小龙虾,短时间内,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后背、四肢疼痛、全身酸痛的现象,有的人尿液颜色也悄悄变成酱油色。血液检测显示,他们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都较高,特别是肌酸激酶远远超出正常人的水平。医生表示,患者分别出现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中的肌红蛋白溶入血液中而导致肌肉酸痛。
吃小龙虾可能会得怪病?
说起来还真是让人怕怕啊,
那么问题来了——
吃货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小龙虾了?
想知道答案,
先得搞清楚“横纹肌溶解症”是个啥!
"横纹肌溶解症"是啥玩意?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叫“哈夫病”,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人的肌肉细胞破坏、溶解了。细胞里面的东西跑到了外面来,对人体造成伤害。
临床表现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见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外观: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尿。因本病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当急性肾衰竭病情较重时,可见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
吃小龙虾就会得病?当然不一定!
据北大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启棣介绍,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可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很多原因可引起横纹肌溶解,如过度运动、中暑、药物(如他汀类)、肌肉挤压伤、代谢紊乱等,重金属超标都可能是致病因素。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和吃小龙虾有关,但不是说吃小龙虾必然导致此病,因为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吃小龙虾就会得横纹肌溶解症。不过从临床来看,食用小龙虾后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确实有上升趋势。据分析,食用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此外,小龙虾的处理过程中可能潜伏的“化学物质”也是高风险致病因素之一。
医生提醒
要小心“病从口入”
目前小龙虾已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抢食热潮,专营小龙虾的餐饮机构也常常是顾客盈门,但大多食客在大饱口福的时候,对“横纹肌溶解症”造成的身体损害完全不知情。
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提醒,如果市民不明原因出现肌肉疼痛、乏力、肿胀,以及肌肉摸上去就痛、小便颜色像酱油一样;有发热、恶心、呕吐、少尿或无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特别是食用小龙虾后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时必须及时向医生说明吃过“小龙虾”,有助于医生及时作出准确判断。以免误诊、漏诊或病情恶化,导致不可挽回后果。
现在是不是要“谈虾色变”呢?小编替广大吃货纠结、纠结、纠结中……
小编请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博士刘夏阳来给吃货解读小龙虾。
小龙虾是堂堂正正的水产,不是虫子!
据介绍,小龙虾的学名为克氏原鳌虾,原产自美洲,上世纪30年代才引入中国。刘夏阳说,小龙虾不是谣言说的虫子,它是堂堂正正的水产。
小龙虾是“有范”滴!
跟其他水产一样,检验执行《鲜、冷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2011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2012),以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4)。
除此之外,兽药残留应符合国家的各项规定。例如,大家熟知的孔雀石绿就是其中一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35号)中被规定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抽查17个小龙虾样本都是合格滴!
由于孔雀石绿可以杀死水产品表面的寄生虫、原生动物和防治水霉病,而且价格便宜,一些养殖水产品的人会不顾国家规定冒险使用孔雀石绿。在水产品兽药残留的监测中,孔雀石绿为重点检测项目。
今天,深圳市食药监局公布,根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15年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第十三期),当局抽取了深圳17个小龙虾样本,包括小龙虾和生鲜小龙虾。抽检项目包括水产及其制品中的铅,镉,甲基汞,无机砷,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谢物(AMOZ 、AOZ、 AHD、 SEM),合成着色剂等指标。17个样本全部合格。
吃小龙虾要科学!
并不只有小龙虾一种水产品会引发横纹肌溶解症。2000年美国发表了题目为《哈夫病,从波罗的海到美国海岸》(Haff : From the Sea to the U.S. Shore)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多种水产品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并且把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命名为哈夫病。报告强调指出导致哈夫病是某些淡水鱼,并且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
市民要因此拒绝夏日美味小龙虾吗?刘夏阳给出建议,他汀类药物是导致横纹肌溶解最典型的药物,所以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因为这个药物本身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美国哈夫病研究报告也指出阿司匹林和可待因会加重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病情。其次,小龙虾是高嘌呤食物,经常食用小龙虾会加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切记,不可暴饮暴食~~~
本期采写:赵鸿飞 郑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