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来月,稻谷即将成熟收割,现阶段正是围沟晒田以及补种虾的关键期,为来年的早批虾苗做好准备,小龙虾新一轮的养殖周期即将拉开帷幕。而今年各主产区的养殖盈利水平如何呢?本刊就此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整体来看,湖北湖南养殖成功率高达70%-80%,安徽江西养殖效益相对偏低。而今年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户具备这几个共同点:一是1(苗塘):1(成虾塘)的育养分离模式;二是轮捕轮放,多批补苗;三是把握住3月早苗和夏季热水虾。
业界对明年的小龙虾行情持乐观态度,首先随着产业恢复理性发展,大部分养殖核心区规模都在收缩,盈利水平低下的养户将会退市;其次据可靠消息,目前莱克、顺祥等严重缺货,收购价上调20%,且受疫情影响境外冻品限制进口,更有利于扩大内需;最后是物价水平的整体提升。
湖北地区:80%以上养虾成功,精养效益优于稻虾
在潜江,今年整体养殖效益高于去年,受到市场行情的鼓舞,养殖户积极性有所提升,在投料和管理方面更舍得投入,平均亩产150斤左右(仅成虾产量),单亩纯利润在1500-2000元之间,个别效益可达3000-4000元/亩,赚钱与保本的比例占到80%-90%。
“养殖前期因气温偏低,出苗时间普遍较晚,不过后期产量都跟上来了,今年养虾大丰收,第一季虾利润在2000-3000元/亩(1000㎡/亩),六月份卖一批苗给精养塘,目前累积亩收入过万元的大有人在,现在还有个别精养塘正准备进种虾,计划养殖第三季虾,3钱以上规格虾能卖到12元/斤左右,而稻田塘也在零星补货。”潜江浩口经销商陈老板说道。
在荆州公安,今年小龙虾养殖情况同样表现优异,整个养殖全程相对顺利,没有遇到严重的病害问题,40%-50%的养殖户能够盈利,成虾亩产300斤左右,加上苗种产量可以达到400斤左右,亩利润2500-3000元/斤,真正亏损的仅占到10%左右。今年部分养殖户在模式上有所创新,开始大胆尝试精养或育养分离模式。
在监利,今年养殖正常的塘口基本上都能盈利,平均亩产200多斤,亩利润1000元以上。由于监利大部分是稻田养虾,而稻田虾在规格和卖价上不占优势,早苗产量又偏低,所以今年稻虾养殖的整体效益不算特别高,但是精养龙虾的效益会比去年要好。一般而言,精养塘都是6月份以后开始卖虾,此时正处于行情回升阶段,6-7钱以上大虾能卖30元/斤以上。
就今年朱河、棋盘乡等地养殖情况,东贝生物湖北片区负责人朱庆华介绍,当地精养塘第一季虾平均亩产400-600斤,亩利润至少在4000元以上,高产的能超过10000元/亩,养殖成功率在95%左右。“由于这一带出的是高品质大虾,虾贩都是抢着收虾,一口塘7钱上大虾占比达到9成左右,7-8月份单价多数在35-45元/斤,最高能卖到55元/斤。正是因为小龙虾周期短、投入小、回报高,这两年不少传统河蟹养户转型成精养或混养龙虾。”
在龙感湖,今年养殖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去年,成虾加苗种平均亩产250-300斤,亩利润2000-3000元。受6月份行情鼓舞,第一季虾之后不少人继续养二季虾,一直卖到7月份结束。虽然今年大家都养得比较顺利,但是一部分养殖户惜售等价,没有把握住卖虾好时机,导致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低下,整个市场大概还有20%的人亏损。
而以精养塘居多的汉川和洪湖市场如何呢?据悉,今年汉川养殖成功率高达80%左右,亩利润普遍在2000-3000元。由于当地的大虾模式具备价格优势,养殖户补苗积极性颇高,8月份还有不少人进苗,目前6钱以上统货价稳定在40元/斤左右,并可以持续卖到螃蟹上市;相对而言,洪湖市场以中小型养殖户为主,当地精养塘的投苗密度比较稀,种植伊乐藻的居多,盈利水平没有汉川市场的高,今年养殖成功率也能达到70%左右。
湖南地区:养殖面积逐年减少,效益两级分化凸显
几经波折与洗礼,湖南地区养殖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如今剩下的养殖户技术相对成熟,也是真正沉淀下来的一批优质养户。在岳阳君山,今年整体养殖情况比较理想,病害少、成活率高,平均亩产400-500斤,亩利润1000-2000元,赚钱的比例大概占到市场的70%。
在常德,今年养殖情况表现为两级分化,养得好的效益在4000-5000元/亩以上,亩产可以达到300多斤,养得较差的只有1000元/亩左右,早批苗和池塘虾成为今年的盈利点。“一般10-11月份管理到位,冬季适时投料的养殖户可以出早苗,今年早苗价格最高将近30元/斤,而且3月及4月上旬各地普遍缺苗,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这波早苗利润至少在1000-2000元/亩。”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小户精细化管理100%盈利,大户养殖成功率也有70%左右。”
在益阳南县,今年受制于没有早苗和早虾,养殖户赚钱的比例在40%-50%,保本比例20%-30%,亩利润普遍在1500-2000元之间,20亩以内的有可能达到3500-5000元。
安徽地区:购苗投入大,巢湖仅10%-20%赚钱
在巢湖,受到去年洪涝灾害的影响,大部分虾塘被水淹没,原塘苗多数被洪水冲走,今年养殖户需要重新购苗养殖,且早春苗价又持续处于高位,购苗成本大幅提升,不少人等苗种跌价了才进苗,但又错过了成品虾的价格高峰期,因此今年真正赚钱的人可能仅有10%-20%,而亏损的一批人中有一部分是不愿投资的,亏不了多少但也赚不了多少。所幸的是,市场上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养殖户正在为明年养殖提前规划,比如池塘改造、种虾补货等。
在滁州,今年养殖情况表现平平,前期气温低龙虾长速慢,后期投喂量跟不上也会影响长速,继而导致整体规格偏小,卖不起价,平均亩产200-300斤,毛利在1000元以上的占到60%左右,育养分离模式的塘口盈利水平较高,去年被水冲过的塘也能养出大虾。此外,以养苗为主的养殖户今年效益相对较高,尤其是3月中旬出苗的亩利润不低于2500元,亩产能超300-350斤,高产的达到400-600斤/亩。
江西地区:明年再增1-2万亩,养殖模式正在变革
江西这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南昌、九江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业蓬勃发展,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弊端,比如江西养殖户主体是水稻种植户,小农思想占主导,大家对小龙虾的习性与技术了解相对滞后,不舍得投资与变革,再加上冷库、加工等配套产业不够齐全,养殖盈利水平尚不如其他主养区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恒湖,今年因为养殖前期雨水偏多,整个上市高峰往后推迟,导致整体产量和单价普遍不高,平均亩产200多斤,亩效益在2500-3000元,较往年减少300-400元,养殖成功率在40%左右,新塘口效益反而比老塘好。这两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恒湖小龙虾的名气越来越大,养殖面积也在逐年大幅增长,今年扩充了1万多亩稻田塘,明年可能还会再增加1-2万亩。
在彭泽,今年赚钱和保本的人占到80%左右,但是整体盈利水平偏低,毛利润超过3000元/亩的较少,平均毛利润在2000-2500元/亩之间,大虾模式可达5000-6000元/亩。目前彭泽养殖户倾向于两大趋势:一是养苗种模式转成养成虾模式;二是自繁自养模式转成育养分离模式。这意味着未来有更多人投入养大虾的行列,以后大家拼的是技术,是管理,是理念。
总而言之,今年在前半段的稻虾养殖阶段,苗价高企提振了终端士气,但是因为去年下半年部分苗塘疏于管理,早批苗产量低,同时今年早期雨水较多导致上市晚,这使得想养早虾的人买苗受限,供应紧张,集中上市后价格下滑,部分养殖户不愿投资,所以今年稻虾市场结束的比较早;而在后半段的精养龙虾阶段,购苗成本大幅上升,养殖过程降雨频繁,导致整体长速偏慢,生长周期被拉长,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不过今年种植轮叶黑藻出热水虾的效益相对较高。
最后,在此感谢澳华集团、恒兴集团、粤海集团、渔美康集团、好润集团、南通东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武汉楚天艾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一线养殖从业者对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