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之王”小龙虾需求缺口将近100万吨

   2024-03-26 3810
核心提示:作为风靡全国的“夜宵之王”,《2018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预测,目前中国小龙虾的需求总量约为190万吨,需求缺口将近100万吨。小龙虾的漫漫成名路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

作为风靡全国的“夜宵之王”,《2018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预测,目前中国小龙虾的需求总量约为190万吨,需求缺口将近100万吨。

小龙虾的漫漫成名路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入小龙虾来为牛蛙提供饲料。20世纪30—40年代,小龙虾从日本引入中国,最早被投放在江苏地区。小龙虾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在被污染的水体中也可以存活。所以,小龙虾在早期并不受欢迎,只作为上不了台面的廉价食材出现。

烹饪方式的改良,把小龙虾肉质肥美Q弹的特性彰显了出来。潜江油焖大虾、盱眙十三香小龙虾、北京麻辣小龙虾等特色做法将小龙虾从生物入侵者变为爆款食材,一时间小龙虾在我国成为靠不断养殖来避免绝种的生物。

成名背后的隐忧

食用过程中的诸多乐趣加上网络的宣传造势,让小龙虾成为经久不衰的网红小吃。然而,每年因食用小龙虾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都屡见不鲜,也让人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隐隐担心其自己的健康。

那什么情况下食用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呢?我们可以先从横纹肌溶解症的诱因谈起,创伤、过量运动、缺血、极端体温、药物毒物、感染等都可诱发横纹肌溶解症。

在横纹肌溶解症中有一类被称为Haff病,指的是食用鱼类等水产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食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尽管对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但食用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大多存在食量过大、吃虾头、小龙虾没有熟透、不新鲜或遭受污染等情况。

在吃小龙虾时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家,一次不要吃太多(以每次不超过一斤,一周一到两次为宜),不要吃重金属和毒素密集的头部;如果自己烹饪,要把虾身清洗干净,烹饪时要保证熟透;无论是买来吃还是自己做,都要选择新鲜的小龙虾,不建议留着下顿吃或隔夜吃。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概率。

这些人不适合吃小龙虾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致敏作用,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另外,呼吸道疾病患者、皮肤病患者、正在吃中药的人群等也不适宜吃小龙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