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虾王”陶忠虎对话,看龙虾产业将来的走势

   2019-05-23 网友投稿佚名3950
核心提示: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已经将该模式列为主推养殖模式,为了提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已经将该模式列为主推养殖模式,为了提升基层养殖户的养殖水平、传播稻渔业综合种养新模式、新技术、实现养殖户“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即将在9月份联合举办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论坛筹备期间,我们前往了湖北稻虾共作主产区荆州和潜江进行了调研。   在潜江站稻虾产业调研结束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我们见到陶忠虎时,他正拿着手机为小龙虾养殖户答疑解惑。“这样的电话和微信每天几十个。”陶忠虎说。“有问题找老陶!”陶忠虎如今成了全国有名的“虾王”。   科学养鱼杂志社:潜江小龙虾产业现状怎样?小龙虾养殖还能红多久?   陶忠虎:经过十八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产业链条十分完整。全市虾稻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龙虾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3%,加工出口占全国的60%,潜江龙虾综合产值将达到320亿元。潜江龙虾产业已成为潜江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成就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小龙虾产业严格来说才刚刚起步,虽然小龙虾养殖有十多年了,但是小龙虾产业发展以2013年虾稻共作的诞生为标志性的起点,到现在也才五六年,某种程度来说,小龙虾产业才刚起步,还有10年的发展盛期,10年后、20年后小龙虾产业也不一定就不行了,虾稻共作总体效益总比其他稻田综合养殖模式要高,风险小。另外要提到的一点是,小龙虾价格下滑就认为产业不行了,这是错误的看法。小龙虾价格受销售季节的影响非常明显,每年5月,是小龙虾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价格大幅下降是客观规律,也是市场调控的结果,要辩证看待。今年价格前期过高,中期偏低,后期还会大涨。这几年,小龙虾价格总体偏高,不利于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