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做足“虾文章” 拓宽乡村振兴路

   2019-04-16 网友投稿佚名4950
核心提示:  绿水青山,是人们难舍的乡愁,也是广大农民实现致富梦想的依托。湖北各地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设计乡村振兴路径,打造各具

  绿水青山,是人们难舍的乡愁,也是广大农民实现致富梦想的依托。湖北各地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设计乡村振兴路径,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潜江:做足“虾文章” 拓宽乡村振兴路

  潜江:做足“虾文章” 拓宽乡村振兴路

  眼下,小龙虾迎来第一波收获高峰,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村民陈贻熊正抓紧时间,将刚出笼的鲜虾运往销售点。

  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村民 陈贻雄:“这几年我们的虾稻,种地都是开车去田里,现在路、电在政府的关怀下全部搞通了,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在潜江龙虾这列快车上,不仅造就了一批像陈贻雄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也造就了不少的“富裕村”。

  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副书记 皮定学:“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模式,农村集体收益从过去2万多元提升到现在的20多万元。”

  如今,聚焦“三乡工程”,潜江的虾产业正从一产,向二三产发展壮大。作为全国最大的龙虾交易市场,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今年又新增了200多个档口,采取"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的全产业链模式,让潜江龙虾游得更远。

  潜江市潜网集团总裁 田忠玲:“在8到18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运往全国428个城市,以及1200多个我们的运输网点。”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运长:“今年我市虾稻共作面积将突破80万亩,标准化虾池开发和改造将达到70%,打造潜江龙虾国家级品牌。”

  京山:打好“桥米”牌 实现“三美”结合

  在桥米原产地荆门京山市孙桥镇蒋家大堰,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壁画是村里人的骄傲。这是京山市组织的壁画小组,专门创作绘制的。

  荆门京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池:“我们主要是用春夏秋冬的方式,春天播种,夏天田间管理,秋天的收获,以及收货之后的储存,进老百姓饭桌进餐馆,这样让广大的市民都能够体会到这个京山的桥米。”

  建设美丽乡村,京山不仅以“京山桥米”为核心打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更是将桥米作为京山市的一种文化,实现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三美”结合,先后建成了幸福村、石板河村等30多个产业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兴山:发动村民自治 从“一院一景”做起

  宜昌市兴山县金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入手。村里多次召开屋场院子会,发动村民自己加强自治,自己动手修建垃圾池,安放垃圾桶。

  宜昌市兴山县金乐村村民 徐友元:“最大的改变就是,空气比较清爽,有一个很清新的生活(环境)。”

  金乐村还对李家湾、金家湾、唐家院子三个片区进行改造,形成了“一院一景”的乡村美景。

  宜昌市兴山县金乐村党支部书记 主任 向军:“我们还要打造312省道以下,(柑橘)田园综合体,结合乡村旅游,让我们的游客在这里走得进来,留得住,走得舒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