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龙虾消费人群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7年小龙虾行业总产值约2,685亿,比2016年增长83.2%;其中:
第一产业(小龙虾养殖)产值约485亿元,
第二产业(小龙虾加工)产值约200亿元,
第三产业(以小龙虾餐饮为主)产值约2,000亿元,占总产值74.5%。
这个2000 亿的餐饮超级单品:一直很火热,从未被“征服”
北有“簋街麻小”,中有“潜江油焖大虾”,南有“盱眙小龙虾”,看似各有特色,呈三足鼎力之势,其实口味都大同小异。
尤其“簋街麻小”气势最弱,因其背后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做支撑,只能突出味型。
至于“潜江油焖大虾”与“盱眙小龙虾”,正是依托各自得天独厚的优势,谁也不服谁,一直泾渭分明,不分高下。
所以说,小龙虾一直很火热,但却从未被哪个品牌或区域彻底“征服”!
此时,“簋街麻小”或其他小龙虾餐厅,哪个品牌能最先系统化打造小龙虾供应链,谁就能逆袭为王。
可现实却是:这个超过 2000 亿规模的餐饮超级单品,有个致命的缺点,容易断供,哪怕是旺季!
Why?
1、小龙虾季节性繁殖,难以全年供应
爆火导致供不应求,而季节性繁殖又使得物以稀为贵;而2017年的“抢货现象”与2018年的旺季提早结束,也都是由于供应链原料不足、虾厂品质不稳定所致。
2、行业起步时间晚,标杆企业少
直到近几年,小龙虾才从区域性的普通菜品上升到了夜宵爆品的地位;而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也不过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3、鲜活小龙虾在运输过程中易“夭折”
小龙虾的生存能力虽然强,但是通过长远距离的运输还是会有死亡状况,导致材料损耗,口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目前偏远地区仍需考虑供货渠道问题,对于小型餐饮店而言,变数较大,困难较多。
如何破局?第一步探源考察全国最大的产地
在湖北潜江,稻田养虾面积达49.5万亩,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30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其养殖规模、加工能力连续13年领跑全国。
湖北潜江在中国乃至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上,都拥有了第一的话语权。
产地那么大,养殖户那么散及多,加工业又呈爆发式增长……
因此,贸然“杀”过去,很可能无功而返。
需要有方向、有重点的探源之旅,以及深入考察小龙虾产业上中下游的头部企业,实现全过程各环节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如深入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潜江龙虾梦商贸集团、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小龙虾全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着重了解小龙虾的养殖生态体系,生产加工技艺;从而了解全国小龙虾供应、采购信息;掌握加工虾、鲜活虾、虾种、虾苗、养虾配套等龙虾产业链产品;通过洞悉市场动态竞争与专业化评估,及时变革企业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
又如到著名小龙虾店考察——潜江虾皇,学习最全的龙虾烹饪方法、龙虾宴展示、品鉴、龙虾调料挑选、小龙虾及调料需求的业务对接活动,了解后厨管理体系学习、菜品设计交流、现场烹饪展示、龙虾菜品品鉴、龙虾餐饮加盟等,实现以餐饮终端的品牌力量来倒逼上中游企业革新供应链。
第七届中国食材电商节,早已考虑到这一点,依托全国最大产地的供应优势,不仅提供采食邦•极致爆品,中国小龙虾产业探源发现之旅,还特别为众多小龙虾餐企甄选国内TOP20小龙虾生产厂商,3月28日直接现场洽谈即可;从而助力打造餐饮企业专属的小龙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