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子镇牛张村的稻田里,稻谷长势正好,一片片金黄的秧苗被波光粼粼的水田围绕,偶尔有几只家雀扑腾翅膀掠过水面,小龙虾自由游弋,田埂上,一年的杨树已郁郁葱葱换上了绿装,树下一群肥美的白鹅正在悠闲漫步吃草,走过田埂,时不时能听见稻蛙的私语……好一幅秋日田园风光!
9月5日,在台子镇牛张村的稻田里,村书记刘端金从水中拉起隔夜放置的地笼,捞出一笼笼小龙虾倒进盆里。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放地笼、收龙虾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由于养护管理得当,出产的小龙虾个个强壮肥美。看着个个色泽艳丽鲜活的小龙虾,刘端金脸上也是一脸的幸福。“每天都有捕捞,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打捞一百斤左右,现在的市场行情20块钱到30块钱之间,这样每亩稻田就能增收1000元左右。”
2017年刘端金流转土地180亩用于种植水稻,自此便一直与水稻打交道,今年,在台子镇政府的牵头下,刘端金与农科院专家进行对接,大胆探索水旱结合、稻虾共作的种养模式。“水稻抽穗时,蓄水漫过田埂,小龙虾便进军稻田,小龙虾吃稻田里的微生物,而虾粪是很好的肥料。与传统种植的大米相比,全程不施肥、不喷农药的稻米更受消费者青睐。”刘端金表示,“在稻虾混养的基础上,我最近又新试验的一个项目,通过养殖鹅、鸭和鸡来给田埂除草,告别以前使用除草剂除杂草的方式,让稻田土壤和环境更环保、更健康。这种立体的种养方式,对牛张优质水稻品牌品质再提升,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以稻养虾、以虾促稻,田埂种树、林下养畜,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达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效果,有效提升农业产出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立体种养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不仅打造出一块既有虾又得稻的靓丽风景,更挖掘出一个新兴的特色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