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据报告测算,2018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37.5%;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总产量达163.87万吨,增幅达45.1%,增幅创历史新高(见下图)。
2018年暴增的背后早为2019年行业巨变埋下了伏笔。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一起来盘点2019年小龙虾养殖的是是非非。
1、早春天价虾苗持续40天
3月1日到4月8日虾苗价30-40元/斤,持续40天,很多池塘因为忽视秋冬管理导致自己虾苗出的晚、出的少,也有池塘怕虾苗不够自己池塘用而惜售,错失赚钱良机。
2、天气异常——春季气温持续偏低
春季气温低于往年,好处是5月瘟发病延迟、发病率低于去年,5月低价期往后推迟;不好的是虾苗生长慢,供求失衡,早春严重不足,后期供大于求。有人抓住机遇,秋冬早上水、早肥水出早苗,春季早投苗、卖早虾,用精细管理战胜了自然不足,而多数人技术欠缺、疏忽管理,产量很不理想。
3、青苔反反复复
青苔反反复复,越处理越多。青苔问题是小龙虾养殖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人在青苔问题上吃了大亏。很多人在青苔问题上,不仅花了大钱,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影响了小龙虾虾苗的成活率。
4、水草从不长到疯长
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草的重要性,从不种水草,到种一季伊乐藻,到现在种一季伊乐藻加一季轮叶黑藻,但水草管理技术依然制约了大多数人的龙虾养殖,主要问题是前期水草种不活、水草不长导致虾苗放不下去,后期满池水草割了又长,长了又割,让养殖户头痛不已。
5、除杂问题
有些养殖户不清野杂,有些即使清杂之后加水不过滤带入鱼虾,有些清杂的季节也不对等等问题,造成收获的时候只有一塘鱼。
6、虾药事故创历史新高
虾药事故层出不穷,青苔事故、肥水膏事故几乎是家喻户晓,多个厂家被迫下架青苔药,但静心分析,事故的本身有三种原因:
❶药品本身不合格,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确实存在;
❷ 指导用药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比如缺氧的时候使用了耗氧产品必然加重病情;
❸ 养殖者本身的问题,有的养殖者不懂技术,一方面追求神药一次性解决青苔问题,另一方面追求低价产品,最后死虾就把问题归结于药品的问题。
7、6~8月成虾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很多养殖户前期进高价苗,后期卖低价虾,收入惨淡。从下图1价格走势可以看出,5月中旬是分水岭,之前价格2年走势一致,2019年还略高于2018年,5月中旬以后,2019年价格一路走低,但对比2016年的龙虾价格走势(见下图2),2019年夏季龙虾价格略高于2016年同期价格,因此小龙虾的行情更多是回归了理性。
■ 图1
■ 图2
8、2019年新挖塘口面积断崖式下降
笔者多地走访发现,2019年新挖塘口面积相比去年呈断崖式下降,2020年单靠卖苗赚钱或将成为过去式,在不能靠卖苗赚钱的时代,新的稻虾盈利模式急需解决。
2020年小龙虾养殖的出路在哪里?
2020年新塘养殖策略
进早苗,出早虾,春季连养2批,新塘的优势是龙虾密度可控,生长快,第一批进早虾,高投喂,赶在5月1日前上市,不要刻意追求大规格而惜售,第二批进低价苗,控制投喂量,可拉大规格后出售。
2020年老塘养殖策略
出早苗,出早虾,养大虾,错峰销售、高产是核心。有条件的可分苗塘和成虾塘,实行育养分区管理。2020年出早苗,依然会有价格优势,前期卖早苗控制密度,后期才能出早虾、养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