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国麻小之乡?
在北京簋街,据说,每晚被吃货们吃掉的60%的麻辣小龙虾都来自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市,一个湖北中部省管的县级市。
但是如果仅仅凭借这个就认为中国的小龙虾之乡就是湖北潜江市,江苏苏北,洪泽湖南岸的淮安市盱眙县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盱眙成名早,潜江后发强。中国小龙虾原产地的混战才刚刚开始而已。
潜江、盱眙争夺战
目前看,湖北中部的潜江后劲十足,有着后发优势。
据说盱眙县之所以目前好像热度不及潜江,是因为其立足苏北,主要扎根占领长三角市场。而潜江则是有着后来者居上,放眼全国的意味。
现在说下两者各自的优势。
潜江作为着名作家曹禺的故乡,位于湖北中部,江汉平原之上,汉江岸边。一个省管的县级市。仅从省级单位直管,在办大事的效率上就要远远高于江苏省地级市淮安市的盱眙县。
盱眙则是占据了先发优势,苏北靠近长三角,历史上便是大闸蟹等水产养殖的重镇,因此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走进中国人餐桌之后,盱眙就有着早期的麻小之乡的名声。
盱眙之所以成名早,现在反倒名气不温不火,可能坏就坏在名字上。盱眙(音XUYI),读蓄意。形声意思就是张目远望的意思。
位于苏北,苏皖交界的洪泽湖南岸,自古凭借水系运河,连接着淮河下游和长江。盱眙最早的出名便是因为南北运河。
南北要津,凭此远望,得名大概这个含义。
也奇怪,新中国成立后,这么多拗口难认的地名县名都改了,偏偏江苏的盱眙县不改。难道是因为江苏人都太有文化了。
名字拗口肯定影响传播。盱眙输就输在名字上。
潜江最加分加在省直管县,办事效率高,决策快。
盱眙最减分减在名字拗口上,不好传播,花钱了,口碑传播差。
各自优势
下面再来说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
县级市潜江人口101万人,盱眙县人口79.86万人,这一点势均力敌,差别不大。
能够成为中国公认的小龙虾之乡之二,湖北潜江和江苏盱眙肯定有着各自的优势。
第一、交通地理优势。湖北潜江位于湖北中部,汉江岸边,南邻长江。位于省会武汉西部。连接湖北东西的高铁、高速、水运均经过潜江。交通优势使得潜江的县域经济一直不错。
这一点,苏北的盱眙要差一点,虽然苏北紧邻消费大区长三角,但是毕竟还是在苏北。
第二、自然优势。潜江听名字就和大江大河有关。也的确,这一古地名,白话文意思就是历史名江从陕南汉中东流进入湖北襄阳以后,开始南流,进入湖北中部,古代的云梦大泽地区。因为河道经常泛滥改道,所以给人一种江水忽然地下潜出的感觉。故名。正因为潜江自古地势低洼,历史上一直遭受洪水肆虐。
但正因为湖泽众多。反倒在今天成为了小龙虾规模化水产养殖的优势。
这一点,盱眙也不差。位于淮河注入的大湖洪泽湖的南岸。这几年过水大闸蟹很多都是先养在洪泽湖,然后再去小小的苏南阳澄湖镀镀金。
养大个的大闸蟹都不是问题,养麻小更不是问题。
一个是云梦泽小龙虾,一个是洪泽湖小龙虾,资源优势上,都不差。
第三人力资源优势。
这一点,潜江要强过盱眙。潜江因临近武汉,县域经济、人文素养有一定基础,凭借江汉油田的工业基础,在小龙虾出名之前,便一直延伸发展石油化工制药、机械纺织等产业集群。一个县级市,有四家上市公司。还是中国着名的裁缝之乡。裁缝养麻小,开玩笑,谁能比得过。
盱眙虽然相较其他苏北其他城市,位于洪泽湖南岸,距离上更靠近南京和扬州,但是毕竟还是位于历史上相对较为落后的苏北。产业优势上,要落后于潜江。
潜江和盱眙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小龙虾之乡外,还都是产石油的地方。潜江就不必说了,江汉油田所在地。盱眙地下竟然也产石油。规模虽然不能和中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比,但是1995年开采以来,也有油井90多口。
产优质小龙虾的地方,地下都产石油。难道小龙虾好这口。。。。细思极恐啊。
哪些地方也有望跻身小龙虾之乡
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成为了中国人饕餮的宠爱麻小,其实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够了,那就是水草丰美。这一点汉江和长江交汇的潜江江汉平原,淮河下游注入洪泽湖畔的盱眙县,其广阔水域都是能成为小龙虾养殖之乡的前提条件。
其实,这样的地方,中国其他地方也有,目前在小龙虾养殖上也咄咄逼人的皖系,比如安徽巢湖地区,以及长江沿江区域;赣系的鄱阳湖沿岸,以及和潜江一样,同属湖北省,江汉平原南部,长江沿岸的荆州监利县等地。
至于下一个条件就是打品牌了。麻小文化节、旅游节,什么高端论坛,再宣传下虾稻连作的现代生态农业好模式,和农业大学再联合办个小龙虾学院,这些宣传手法都不难。
和赣南的脐橙,四川攀枝花的芒果一样,都是国外引进的农业物种,只要人的视野跟上了,成为中国的原产地之乡都不是问题。
所以,有优质湖域水域的传统农业、渔业地区,只要技术扶持和产业化规模能力跟得上,县域领导的视野、能力和城市营销跟得上,都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发展小龙虾产业。毕竟这是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效益农业,高附加值农业。
中国人的嘴巴里吃出若干个千亿小龙虾之乡,根本不是问题。
希望中国有湖泊的欠发达地方,都能再多出几个中国的麻小之乡。
吃货们,你们有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