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龙虾养殖的出路在哪儿?

   2019-09-20 网友投稿7300
核心提示:今天2019-09-20小龙虾4-6钱收购价格大概在8元/斤,惨不忍睹!回顾这两年疯狂的小龙虾养殖规模大幅度增长,对养殖终端价格冲击明显,尤其是各地扶持政策大力引导下,稻田养殖规模增长速度尤为迅速。无论是

今天2019-09-20小龙虾4-6钱收购价格大概在8元/斤,惨不忍睹!回顾这两年疯狂的小龙虾养殖规模大幅度增长,对养殖终端价格冲击明显,尤其是各地扶持政策大力引导下,稻田养殖规模增长速度尤为迅速。无论是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统计还是小龙虾协会的数据统计,都应证了一个事实,太大幅度增长的养殖面积形成小龙虾产业链的“供大于求”。

再回顾近两年小龙虾产业快速壮大,吸引着不同行业的跨行者进入养殖端,来自酒店、农资、银行等养殖户数不胜数。2018-2019年湖北、湖南、安徽等产区初新设塘口对种苗需求的激增效应。致使3月份湖北地区虾苗价格冲破历史峰值,高达40元/斤(这也是2019年苗种养殖户挣钱最大的点)但是,2020年新塘口开挖养殖面积增长幅度将会很小,其种苗需求将大幅度下滑,成虾池塘的产能进一步释放,5-7月份成虾市场极可能将出现更加严重的供过于求,5-7月份成虾价格将会更低甚至卖不出去。面对2020年行情趋势,假若“非专业”“缺经验”的养殖户未能认清市场趋势,不能找出2020年的出路,那无疑又是死路一条!解决现有问题,寻找2020年养殖盈利点,是我们虾农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虾苗方面

解决小龙虾苗种过多可以采取育养分离模式,其操作方式:育苗池,占养户池塘面积的30%左右;养成池,占70%左右。

育苗池,从及时出早苗的角度,操作上应适当高密度留种,建议留种量在50斤/亩左右,高于传统的30斤/亩留种量。育苗池,应以稻田为主,因其具有明显的出苗优势,出早苗效果特别明显。时间上以6月前完成种稻为佳;水稻收割以10月前完成为佳,各项操作宜早不宜迟。同时要求,育苗池尽量不漏水为佳。

养成池,最关键的操作在于捕捞或清理干净池塘内剩余的成虾,防止池内自繁苗出现抢占空间和饵料,影响养殖效率,操作上与新池养殖相同。成虾池内,按8:2适量套养花鲢和白鲢,建议放养规格1斤左右的鱼种,10~15尾/亩,利于稳定池塘环境。伊乐藻的种植,最迟在2月中旬必须完成。虾苗的投苗密度以5000~6000尾/亩为佳,规格以120尾/斤以内为宜,足量饲喂,按照以上方案操作的养户,前期使用高档饲料做到20天内出成虾,实现高效养殖。即可通过轮捕轮放提高产量,也可分批投放分批起捕。养成池,最低可以养成两批次,条件合适的,可以做到3~5批次,单批产量在200斤以上,综合产量可达到500~1000斤/亩;具体养殖批次可根据实际养殖利润情况决定。

出虾方面

从头开始,调整模式,大众模式不一定切合自己,只有抓住前期高价,前期缺苗的关键点才能翻身挣大钱!

一、早出苗、早卖虾:①行情好或不好,早苗基本都会有好价格,有可能好价格的时间不长罢了。每年池塘能出早苗的产量不高,市场供应量远远不够需求量,所以出早苗也是能增加养殖收益的一个机会。

②早卖成品虾也能在市场也是优势,都知虾稻虾在5月份集中上市,虾子价格迅速被冲击,大幅度下跌,如果养殖产量提不上来,全年的养殖可能就在此全军覆没。每年成品虾在4月中旬之前价格都是很乐观,但是往往很多养殖户都没有成品虾卖。

二、控制密度、养大虾:纵观这几年大规格小龙虾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但是往往我们就输在池塘养不出大规格小龙虾。细分析其原因多之又多,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池塘虾苗的密度控制不了,客户每年不知道自己池塘的虾苗多还是少(往往都是客户舍不得买,怕虾苗不够池塘自己用,往后虾苗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大),导致难养殖出大规格虾子。所以控制好养殖密度,是养殖大规格成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改变模式、错峰卖虾:小龙虾主要养殖模式不多,有虾稻连作、虾稻共作、池塘精养等主要模式。虾稻连作主产虾苗,往后虾苗价格越来越便宜,甚至可能不值钱,要向主产大虾子方向转变;

虾稻连作虾苗和成品虾都有,但是种植水稻之后的稻田养殖成虾的产量不高,产量也成了限制性因素;

池塘精养主产大虾,但第二季养殖起捕不到虾,虾子产量也低,赚钱的池塘很少,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所有模式的改进需要对现有的模式总结和改善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