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龙虾行业火爆,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从事小龙虾养殖,其中不乏没有养殖经验的新手。2019年小龙虾价格遇冷,很多人因为没有养殖技术或不知道该如何掌握那些养殖技术重点而导致养殖失败,最终黯然退场。那么2020年该如何规划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小龙虾养殖成功率呢,科学养鱼杂志社很荣幸请到澳华集团小龙虾项目总经理郑海地先生为我们讲讲明年小龙虾该怎样养。
科学养鱼:2019年华中地区小龙虾产业情况如何?
郑海地:2019年可能有80%的新养殖户没有赚到钱,主要原因是前期苗种的成本较高,加之新养殖户缺乏管理经营的经验,30%-40%的老养殖户目前为止没有赚到钱,但现在定性还为时过早,现在还有人在出虾,10月份的武汉军运会将会带动一波消费热潮,作为宵夜之王,小龙虾需求量势必会随之上涨,预计后期虾价会走高,有可能还会出现缺虾的情况。
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大概在600万-700万亩,大荆州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监利被授予的“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称号,2017年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公安、潜江、石首、洪湖等地小龙虾养殖产量也在逐年上涨,湖北小龙虾主产区主要集中于河蟹养殖区和水稻主产区,以散户为主,千亩以上大户目前比例很低;湖南地区小龙虾养殖面积接近300万亩,新开发的塘口较多,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面积,将来出现千亩以上大户的概率较大。
就今年而言,湖南小龙虾养殖水平相对低于湖北地区,湖南早春回暖的时间要比湖北早一个星期以上,但是出苗的时间却相对湖北晚一些,湖南小龙虾养殖还停留在早春养殖一茬,后期没有进行更多的尝试,而湖北地区的养殖户正在跳出同质化的圈子,我认为湖北小龙虾养殖的水平是很高的,高手在一线,智慧在民间,在与养殖户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基于许多养殖户成功的经验进行优化和总结,然后再去验证可行性和成功率,总结了推广精养塘三季虾和育养分离的养殖模式,并进行一定范围的尝试和推广,获得了非常好的养殖效果。
我们在套餐和养殖模式上做了详细的规划,将小龙虾养殖过程分成虾苗、成虾,亲本三个时期,在模式上进行改变。例如5月份小龙虾病害严重,目前没有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有办法错开病害暴发的时间进行养殖。4月底将小龙虾捕捞完,5月份进行晒塘,重新种草,6月份投苗,7月份卖虾,在养殖模式上做精细化的规划,帮助养殖户规避了很多风险,养殖的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去年冬天是一个寒冬,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出不了早苗,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小龙虾长期低温的环境中有损伤,同时部分种虾在长期低温环境中发育减缓;二是寒冷的天气对浮游动物的生长造成了影响,而虾农自身在低温季节管理和投喂缺失,导致小龙虾苗缺少天然饵料,互残严重。但是澳华有很多客户都有早苗,去年年底一些澳华客户使用了苗料,为小龙虾苗种提供了饵料,增强了苗种的抵抗力,显着地提高了虾苗成活率,能够出早苗,今年3月份小龙虾苗种价格高达30-40元/斤,澳华很多卖苗的养殖户四月份之前就把今年全年的钱都赚到了。卖掉一部分苗种后,经过一个月的养殖,四月份养成大虾出售又抢到了一波先机,后期虾价下降,大规模死虾的时候进行清塘、晒塘、种草,准备养第二季虾,5月份晒塘10-15天,再重新种植轮叶黑藻,轮叶黑藻此时生长速度快,6月底放苗,7月份开始卖虾,错开6月小龙虾的低价期,7-8月对水草进行适当的养护,7月底可以补一批虾苗,进行第三批虾苗的养殖,在这种养殖模式下每亩小龙虾产量大概在600斤以上,部分高产可达千斤。第二、第三季虾求大规格虾和优质虾;而虾苗和第一季虾不求规格,主要抢的是时间差和价格差,走差异化养殖,避免走同质化竞争的道路。
技术要点:1.秋季强化种虾:
小龙虾有护幼性,幼体小龙虾附着在母体上蜕三次壳后才会离开,种虾的强壮程度与营养情况与种苗有着重要的关系。秋季应投喂高脂肪、低蛋白的饲料,澳华在种虾料里又添加了叶酸、维生素E、虾青素,NCG等功能性添加剂,促进种虾性腺发育,提高抗应激能力,促进多抱卵,达到多出苗、出早苗的效果。
2.冬季的管理:
冬季的管理要做好,早春才会有苗卖,冬季投料,保证苗塘里刚从母体脱离的小龙虾幼体可以顺利开口,2cm以前幼虾阶段开口饵料很重要,保证虾苗的开口率和成活率,此时营养需求极高,推荐养殖户实用澳华虾奶粉;2-5cm的虾苗抵抗天敌能力差,互残厉害,摄食量大,此时我们指导用户投喂40%粗蛋白的小粒径苗料,快速壮苗,降低或避免互残,不仅可以提前上市时间,还能显着的提升苗种的成活率。去年冬季按照该模式投喂的养殖户今年2月底就开始卖苗,且苗种规格大,体质强壮,生长速度快,这批苗有效投喂时间15天龙虾安康又可以卖成虾。
3.高温季节投好料:
面对极端环境,高温季节更需要投好料,增强小龙虾的抵抗力,其在应对高温和极端环境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得到很好的补充。同时要做好水草的养护管理,为小龙虾度过夏季高温天气提供良好的环境。
小龙虾养殖观念很重要,不能陷入同质化竞争的误区。饲料企业的发展,依靠的就是养殖户有良好的收益,只有养殖户赚钱了,销量才会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养殖户能够多赚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在稻田养虾方面,基于以下几点考虑,育养分离是一个很好的养殖模式,一是面积大,全苗塘难以管理,小面积育苗管理强度降低,管理可以更精细,有利于出早苗和优质苗。二是在苗种供应本地化趋势下,市场对苗种的需求量变小(尤其是在湖北地区)。可以使用30%的池塘面积产苗自用,70%的面积养殖成虾,这样70%的面积育苗期冬季花精力,池塘得到了休养,同时在无虾的情况下,水草可以较快起来,早春养大虾的时间可以明显提前,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利的。
未来在虾稻共作的模式下,稻田也可以养三季虾,目前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还需时间来完善,目前稻田养虾的养殖模式可以概括为春虾、秋稻、冬苗,我也在思考稻田养虾应该怎样发展,我认为稻田养虾,水稻插播是未来,集中培育20cm左右的秧苗。一是台田可以增加养殖和卖虾的时间,二是20cm的秧苗可以很快定根,定根开始分蘖后,虾对水稻破坏力很小,又可以很快放苗,又显着地提早了下一季虾养殖开始的时间。这样做延长了卖虾的时间,提前了第二批虾养殖时间,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的最大潜力。
科学养鱼:您认为2020年小龙虾价格行情会是怎样的呢?
郑海地:2020年会缺大虾,大虾的价格一定会好,小龙虾这几年新增的养殖面积很多,这些新养殖户经过今年一到两年的养殖有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也会开始出自生苗,但是出苗时间相对老养殖户一定会晚一些,这些人不会愿意买早苗,这样就推迟了养殖时间,也推迟了上市时间;而老养殖户因为苗难买,密度很大,虾生长也慢,难以出大虾和早虾。所以市场前期一定会精确大虾。
小龙虾价格整体趋势依然是呈现两头高中间低,但是高到什么程度、低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今年冬天的天气情况,如果今年冬天是一个暖冬,早期虾价就不会太高,中期虾价也不会太低,后期价格还是会持续升高;如果像去年一样是一个寒冬,早期会缺虾,虾价会很高,中期原来3月15号到6月15号三个月的上市时间将会缩短到两个月,上市周期整整少了一个月,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至少下跌30%,虾价会很低。
大规格、高品质虾、反季节虾才是真正的未来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