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笔者从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摘取了几个数据:
2018年安徽省养殖小龙虾面积达到248亩,同比增长67.56%。
2018年安徽省小龙虾总产量21.75万吨。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首次入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前30名,排名第21名。
……
笔者在安徽走访期间发现,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成“百千万工程”)后,安徽的水产养殖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饲料市场上更激起千层浪。
“饲料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稻虾种养模式推广之后,从前这条街上卖农药的经销店都转卖饲料了,因为不转就可能会倒闭。”全椒县一杜姓经销商对笔者说道。
稻虾养殖模式
小龙虾料翻倍增长,企业盘踞,各不相让
“滁州全椒县养虾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以前我们都是用黄豆喂的多,也是很粗放的养殖方法,从去年开始基本就是投喂饲料为主。”全椒县一饲料经销商说道,从2008年起,养殖户开始投喂饲料,但是并不主流。据饲料业务员预计今年安徽省小龙虾饲料需求量达到5万吨,而去年仅仅两万吨。
“我一般一亩塘用料达到8-10包,好的话亩产能达到500-600斤,利润在4000元/亩左右。”某养殖户表示。
“小龙虾有多火热,大家有目共睹,谁都不想错失增量的机会。”一饲料企业负责人说道。据了解,目前不仅是大型的集团企业还是本土企业今年都在小龙虾市场上有了较大的增量。“今年我们的小龙虾饲料销量同比去年翻番,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六安和滁州这一带,去年整体比较散。通过塘头技术服务,同时带动动保销售。”他说道。
“虽然市场需求在增长,但是经营压力还是非常大,毕竟价格战现在是非常普遍的。”另一饲料企业负责人表示,多家企业盘踞在此,各不相让。
饲料企业:今年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今年应该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近两年集团企业的介入本身就加剧了市场竞争,再加上淡水鱼养殖量缩减,很多企业陷入生存难题。”一本土企业老总无奈表示。据了解,今年受环保压力影响,本是淡水鱼主产地之一的安徽水产养殖也陷入新的难题,很多大型的水库都被禁养,或者是禁止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设备,这无疑是戳中了养殖的要穴。
“竞争激烈就会引发价格战,很多企业在年初涨价后来又通过促销来抢占市场。我们如果不跟,很快就被会被市场淘汰。淡水鱼料全年下降呈现必然趋势,而且至少下降了15%-20%,我感觉价格战还会持续2-3年。”他补充到。
传统草鱼精养塘
竞争大,养殖户反而受益?
“虽然小龙虾养殖非常火爆,但是真正挣到钱的人并不多。”另一经销商说道,由于很多养殖户都是新晋者,甚至塘口也是新挖的,养殖模式不成熟,种苗、技术都缺乏,当然需要时间历练。“其实这个时候也是考验饲料企业的服务能力了,谁能让技术员扎根在塘头,谁就有成为赢家的可能,现在大家也都是通过服务来带动饲料、动保销售。对于养殖户来说,能养出虾,也是受益的。”
“现在市场上饲料也有大大小小的品牌,一家养殖户可能会用5-6个牌子的饲料,再通过养殖效益对比选出更适合的,毕竟一开始除了品牌我们什么都不了解。”一小龙虾养殖户表示。
“小龙虾饲料品质可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来说,品牌之间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都会为行业和养殖户带来推动力。”一饲料企业负责人说,价格战让企业不断地在明确自己的底线,如果仅仅是价格上的胜利,其实是最大的失败。价格战不仅考验企业采购能力、配方能力,也为养殖户带来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小龙虾投喂饲料还未盛行的时候,只有个别几个经销商,饲料价格不透明,定价全由他们决定,并不同于现在——经销商多了,就开始抢用户,开始调整价格,养殖户差不多都知道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了,这也算是一种成本上的压缩。”该名负责人表示。
小龙虾仍有发展空间
“今年小龙虾的问题很明显——塘头价格低,加工厂不收货。”一流通商说道,小规格虾因国内销售量少,主要流入加工厂,但受贸易战影响,对小虾的出口影响特别大,到了5月的时候加工厂消化不了那么多虾,虾价很快跌入谷底。但他同时也认为未来小龙虾如果可以进一步进入家庭餐桌,而不是单纯的夜宵市场,或者缩短中间流通过程、降低终端售价,养殖还将会进一步扩大。
养殖户转型升级怎么做?
笔者在走访期间调查了这个问题,有不少从业者仍看好小龙虾外的品种发展:第一是鲈鱼,首先是消费市场接受,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今年加州鲈的塘头价飙到26元/斤,创下养殖以来的价格新高。
第二是鳜鱼,塘口价格高,不过发展会受饵料限制,配合饲料少,一般用鲮鱼投喂。如果饲料鳜鱼发展好,会给整个鳜鱼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再者还有叉尾鮰和青蛙养殖。
随着近年大众消费水平提高,鱼的消费量也在提高。90后作为主导型消费群体,更喜欢吃刺少的鱼,鮰鱼、鲈鱼、黄颡鱼等没有肌间刺的鱼在近几年很快赢得消费市场的青睐。反而草鱼价格、供应量和消费需求都呈现下降趋势,就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