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年的小龙虾行情,相信虾农们都不是太高兴,虽说3月份的虾苗行情比较火爆,它的价格也一度高涨,不少人加入了养殖的阵营中,但实际上到了4月份后,小龙虾的整体行情呈现出大跌的状态,此后的价格一度比较低迷,批发价一度跌到了10元每斤,而收购价就更别说了,虾农的收入不是太高,不少人还面临亏损局面,可以说今年的整体小龙虾行情都不是太好。
不过到了9月份开始,大闸蟹的行情似乎也不是太乐观,从中秋节过后推出市场,今年的大闸蟹价格比起以往要低迷了不少,价格上也在下跌。而如今的国庆也已经到来,行情依旧不是太好。按理说在节假日迎来后,市场中的大闸蟹行情会跟着变好,为啥今年的行情会出现大跳水呢?水产行业频频遇冷,是否已经走上末路了?
今年的螃蟹价格之所以会下降,说白了就是受供需的影响,而如今的大闸蟹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从前几年的价格不断提升开始,大闸蟹的价格就在一直提升中,而在产量扩增的同时,因价格的上涨,让消费者的欲望也在不断的降低。当然如今的养殖技术也在提升中,病害率少了很多,因此它的病死率减少。
当然大闸蟹的价格依旧很昂贵,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冷静下来,想要吃上它,价格还是比较高昂的,因此它也没有崩盘这个说法。只是有一些渔民的大闸蟹没竞争力,客商的收购不积极,以至于没卖上好价格。当然2019年的消费端活力始终不是太高,也让这种“中端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它的价格也不尽人意。那么今后的水产行业该怎么走?
1、“互联网+”养殖
想要让水产品能更好的发展,那就需要建立互联网的终端模式,这样才能让水产养殖的效率更高,利用起自动化、智能化、物联网的方式实现精准控制,降低养殖中的成本,让水产品的生长能够被监督,让效率也为此提升。而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打造品牌优势,以此获得更多的竞争力。
2、生态养殖
如今的环保已经成为了国家接下来的主要工作任务,而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从14万亩减少到如今的1.6万亩,而京津冀不少地区的龙虾养殖场被拆除,可以说在接下来只有生态养殖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
水产生态模式具有生态、安全、健康的优势,在天然的趋势下喂养,可以让水产品的质量更优异,品质更好,符合绿色环保的食用理念,市场中的卖价高,需求量高。
养殖户也要及时的转变养殖思维,不能盲目的跟风,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