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行业前景,破冰低迷市场。10月15日上午,智谷涪江淡水小龙虾冬季养殖管理技术交流会暨小龙虾第四季度技术培训会在梓州智谷三楼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本次培训会特邀成都双流正大有限公司养殖技术专家刘仁伟老师现场主讲,本地养殖技术专家作经验分享。
今年,不少小龙虾的养殖户越发的困惑,年初为例,小龙虾苗价高,后期的小龙虾价格却让人大失所望。关于小龙虾的话题持续发热,但关注最多的仍是小龙虾明年行情走向动态,如何在明年四月之前出大虾,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成为了众多小龙虾养殖户所关心的重中之重。
开场前,刘仁伟老师首先介绍了小龙虾产量大省湖北省当前的稻虾共作模式以及行业前景。随后,详细分析了小龙虾市场的概况,他列出数据,2018年,全国养殖面积达1680万亩、四川养殖面积约为30万亩,占比不到全国的2%,全 国小龙虾总产量163.8万吨,四川产量仅为2.5万吨,消费量却高达15万吨。另据美团发布的《小龙虾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光美团平台就消费了约4.5万吨小龙虾,今年前5个月,小龙虾外卖交易额占美团平台中交易额 的60%。
行业前景广阔,在巨大的商机面前,龙虾产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与日俱增。首先是四川本地小龙虾养殖模式单一,受气候影响,前期低温,推迟上市时间,导致后期龙虾集中上市;其次是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增、特别是稻虾 模式集中出虾;第三,今年气候适宜,有利于虾的生长,产量高,且易捕捉。
为赚钱,早出虾、养大虾,被养殖户奉为真经圭臬。然而,在面对基础研究缺乏、养殖模式单一等复杂局面时,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做到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小龙虾养殖户当务之急。
“错季上市,模式创新。”刘仁伟认为,“做好病害防控,保证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稻田,效益多元化,稻虾共作是最有潜力、最有钱途的生态模式。”
在会上,刘仁伟老师还分别从“如何选择种虾、虾苗,在投放种虾、虾苗的前后注意事项以及虾苗孵化时节的具体管理方案三方面进行了讲解,如何才能在明年4月之前出大虾。
智谷小龙虾产业联盟是梓州智谷在智谷农联体基础上开展的延伸服务,旨在通过统一技术,统一营销模式,团结三台淡水养虾经营户,抱团发展,解决生产中的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问题,解决销售中市场半径、“自相残杀”等问题,通过创新品牌,维护品牌,建立养殖户、平台方和消费者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养虾业专业化发展。目前还吸引了中江、射洪、盐亭、游仙等周边县市的养虾户加入,联盟养殖户扩大到了58户,养殖面积扩大到了6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