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清、舒新亚总结2019年养虾问题,对策2020年小龙虾养殖出路何在?

   2019-10-20 网友投稿5870
核心提示:江苏省淡水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唐建清:小龙虾今年价格走势很反常,总体看,今年小龙虾总体走势是“高开低走”。从市场走量的情况来看,比去年提前了10天。产业规模仍然较快增长,2018年是2000万亩,产量160

江苏省淡水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唐建清

小龙虾今年价格走势很反常,总体看,今年小龙虾总体走势是“高开低走”。从市场走量的情况来看,比去年提前了10天。产业规模仍然较快增长,2018年是2000万亩,产量160万吨,2019年小龙虾预估会达到2500万亩,产量估计要接近200万吨。体量增加后,价格自然就会波动。但今年早期的价格比去年要高得多,大概高到20%-30%,到了五一之后,大批量上市后价格虽然下跌,但与2016年同期的价格相比的话也差不了多少,这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 天气因素,首先去年冬天是暖冬,小龙虾温度高的环境下自然会长得大,长得快,长得大,1-4月份,捕虾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到了5月的时候,温度上升了,这样就导致了集中上市的情况,我们江苏也是,到现在为止,天气并不是十分热,捕捞量并没有减弱,价格到7月15号之后才开始往上反弹,总体比往年晚了15天;

2. 从消费端来看,今年实际上总体上消费量是减少的了,消费人群比往年是有一定的减少,所以量大集中,消费量下降两方面主要因素就导致了价格下跌;

3. 2019年春季的时候还剩了10%的库虾,这些虾在4月份之前肯定要卖掉,所以只能降价卖,这对小龙虾经销商来讲打击非常大。总体上今年小龙虾价格比较低,但江苏、安徽要比湖北好一点,因为这两个省供应区域主要是江浙沪,价格优势比较大,光是我们淮安地区已经达到了150万亩,估计江苏稻虾养殖面积在250万亩左右。

针对以上情况,从技术层面来看,现在江苏提出了养繁分离的概念,由“大养虾”改成“养大虾”,大棚育苗、提早育苗、延迟育苗,针对稻虾共生模式6月缺苗的问题,以求在6月20号之后能够批量育苗,6月20号之前运输、投放虾苗很容易得病,6月20号之后病害就比较少了。还有就是错峰养殖,江苏要与湖北错开上市时间,可以通过大棚育苗的方式解决供苗时间问题,保证2月份投苗,3月份就能上市。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舒新亚:

关于市场,今年的开市价比去年要高20%,而低市价比去年要低,但没有超过10%,与2016年和2017年基本持平,今年小龙虾价格波动仍然是高位徘徊的状态,均价估计仍然在15/斤以上,开市价和均价是主要的参考价格。一般来说均价在10块钱就不赚钱了,均价在15块/斤肯定是赚钱的。至于今年仍存在较大亏损面,原因主要还是在技术和苗种上。总体看,小龙虾这个产业还是一个整体向上发展的产业,美团发布的《小龙虾消费大数据报告》称中国小龙虾总产值已经突破4000亿元,说明小龙虾餐饮市场还是处于迅勐发展的阶段,今年的价格波动对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影响不会太大。下一阶段,养殖端的技术指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好技术,才能养早虾,养大虾,出高产,最终产生好的效益。重视技术的支撑作用,一产才能更好地与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对养殖效益影响比较大的是苗种因素,包括苗种的数量、质量和出苗的时间以及存活率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苗种质量全部依靠自然繁殖,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苗种全部都是自繁自养的,没有所谓的良种,这对养殖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的情况是苗种充足的省份亏本的现象就比较少,而苗种短缺的地方需要从外地运苗,亏本的现象就比较多,所以苗种的数量也决定着养殖的效益。另外,出苗的时间非常重要,出苗早效益就好一些,出苗晚效益就差。我国每年小龙虾单产是很低的,平均只有不到180斤/亩左右,而产量好的能达到500-800斤,湖北有一个镇50%的养殖户亩产量500斤以上,关键就在技术落实得好。从宏观看,总产量增加速度与养殖面积扩大速度不相匹配,这些也都与技术落实不够有关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