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光,曾经红极一时的小龙虾品牌——麻辣诱惑如今濒临倒闭。
实则,“麻辣诱惑不行了”的流言,开始在业内传开。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个已经扎根餐饮 17 年的老炮儿品牌,在北京一度火过海底捞。曾拿过 3 轮融资,金额超过 3 亿元。
那么,为何大厦一夜倾倒,压垮其的稻草又是什么呢?
1、 上海门店关闭,已进入清算阶段
据了解,目前,麻辣诱惑在上海的店面已全部关闭。据官方客服所说,“一个月前就全关了”。
另据媒体曝出,上海分公司“上海麻辣诱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已经进入解散清算环节。
麻辣诱惑集团旗下,共有三个品牌,分别为麻辣诱惑、麻小、热辣生活,近期均出现了闭店潮。
在大众点评搜索“麻辣诱惑”,贴有“品牌连锁”标签的门店,还剩下 8 家,几个重要商圈如西直门、双井,均已歇业。
而热辣生活已全部进入歇业/半歇业状态,有客人反馈,充值卡余额未使用完,但已无法联系到门店。去年这个时候,热辣生活在北京还有 48 家门店。
目前,以朝阳大悦城店、崇文门店为首的麻辣诱惑老店,仍在持续运营中;主打外卖的麻小品牌,目前在外卖平台上仅存3、4 家,仍可以正常下单。
一位麻辣诱惑高管向媒体证实:公司濒临倒闭,基本没有回旋余地,拖欠的工资、款项、债务上亿。目前正在通过变卖门店等方式,筹集资金偿还。
2、 拿过数轮融资,曾大力布局供应链
“我们去过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2013年在肯尼亚建了工厂,后来因为当地政治原因备受打击,直接把工厂扔在了肯尼亚,损失惨重,直到2015年在埃及尼罗河河畔建工厂。”
犹记得之前采访其创始人韩东,其感叹,在供应链探索的道路上,他们煞费苦心。探索了近10年,前后花费近3亿元,才初具雏形,其中艰辛无数。
除了布局供应链,在小龙虾外卖爆发的市场,麻辣诱惑也花了大力气。
2014年,在美团、饿了么刚刚兴起,百度外卖还没开始的时候,麻辣诱惑已经察觉到小龙虾堂食以外场景的需求,并开始着手做外卖。
因为是北京第一家做小龙虾外卖的品牌,没有任何参照全靠自己摸索,起步艰难,“最开始一天只有两三单”。
为了打开市场,他们用了最笨的方法:把核心顾客约到店里吃小龙虾,通过调研了解他们对小龙虾外卖场景的需求,根据这些人提的意见,从口味、分量、包装、餐具乃至餐前餐后使用的纸巾都逐一进行改进提升。
同时,为了保证外卖品质,麻辣诱惑另建了区别于堂食的外卖品牌——麻小,将堂食和外卖分开两条产品线,按场景需求和成本结构重新规划。
为了保证配送服务到位,麻辣诱惑还自建了配送团队,此举曾被业内拿来讨论,而这方面的成本也是相当巨大的。
巅峰时期,麻辣诱惑食品公司旗下分化出了麻辣诱惑堂食、麻小外卖和热辣生活零售三个事业部,几乎覆盖了小龙虾的所有消费场景。
2017年3月,麻辣诱惑集团旗下热辣生活和麻小获得五岳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同年8月,热辣生活获得高榕资本领投的1.4亿元B轮融资;2018年1月,热辣生活再次获得经纬中国领投的1.6亿元B+轮融资。
从高峰到如今的惨淡收场,不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