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小龙虾供将远远大于求,小龙虾将不再炙手可热!
越多越多的人跨入到了小龙虾养殖行业当中,2019年小龙虾养殖已经步入巅峰,全国各地能挖的、能改的田都已经改造了。
中国式的跟风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摧毁力也是要命的。当各级政府都想通过一个项目区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素不知这样会加速这个行业的洗牌和衰落,加到了农名的投资风险;
各级地方政府在主产区考察,就比如说我们湖北潜江这边的小龙虾示范基地,一过来就是几个村的十来个村代表。在他们眼里充满的都是金钱,他们关心的是当下的小龙虾价格,当下的小龙虾产量,当下的小龙虾市场。从未想过在自己摄入这个市场后,会有如何的风险!当地的消费市场是否已经打开,当地的货源主要是哪个渠道过去的。
没有人考虑!相关领导考察完之后就展开项目,通过补贴项目的方式来加快农民的改造进度。所培训的内容也是全国都在跟风的“虾稻共生”,小龙虾全部集中上市在5月-6月,本来在这期间在2016年以前价格都非常低,在全国养殖面积翻N倍之后,可能而知小龙虾的价格会低到什么程度!
有2句话比较难听,但是确实是比较有道理的,用在小龙虾的价格描述上却非常恰当。
A“5-6月的龙虾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B“长的好不如卖的好,长的再好,没有好的价格一样亏!”
而我们各地政府有事主推的这个“虾稻共生”,虽然这个模式相当于其他的养殖方式有着很多优势:改造成本低,投入少等;但是后期越来越明显的弊端也会出来:
1.成品小龙虾集中5月上市;
2.虾稻共生第二年基本上虾苗,大虾非常少!因为全国在扩大养殖规模,所以这几年龙虾苗价格比较高。但是如果都是虾稻共生,通过一年的养殖第二年都会有很多虾苗卖!当大家都有虾苗,都在卖苗的时候,试问谁会要。(2016年以前的虾苗的价格是5元左右一斤,在每年的3-4月)所以做什么事情,不要光看当下;
3.小龙虾产量和规格:虾稻共生的产量一季有个300斤左右的产量,但是后面要插秧,这样就注定了它的产量和规格都比较小。但是我们单纯的去考虑精养,那风险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精养的成功率20%都不到!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以上说那么多,并不是说小龙虾这个行业就不能做了。我们要清楚小龙虾养殖的行业现状是什么,知道这个行业存在的那些风险,我们才能想办法去规避这些风险。
比如说以下几个方面就能进行改进:
1.新挖的稻田养殖基地,可以挖小沟!不再按照所推广的5-6米宽,1.5深!本来这几年粮食的价格就不好,如果再继续挖这大的沟,种的稻谷根本就没法保田租;沟的宽度控制在2米以内,或者直接不挖沟,直接从田里取土做堤坝。能够关60厘米的水即可;
2.养殖批次调整:从以前的一批,调整成后期的2-3批,并调整上市时间;
3.合理套养其他经济产品,例如鸭子。虾稻鸭模式,很多地方就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益。(来源百家号:小龙虾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