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昨天发布了小龙虾的团购配送信息,基本上各个中心城区的家庭都能买到虾子。不过总在为家中餐桌操心的市民,可能早就在小区各种团购群里买过虾子了。老曹也从上周开始紧跟武汉小龙虾的市场情况,打听到的消息有好有坏,必须分享给大家。
虾价将至近年新低
先说好消息。如果很喜欢吃小龙虾,那现在吃虾就是省钱,省一大笔钱的那种。老曹这么说是经过“当下价钱”+“同期价钱”对比的。
先普及一下小龙虾的规格价位的分类,清水小龙虾一般分为大青、中青和小青三种,现在刚出水的大青一般在6到8钱一只,中青是4到5钱一只,小青是2到3钱一只。
按照规律,3月底几乎是省内第一批新虾开捕出水的时间,比方说昨天的潜江、荆州等地的小龙虾开捕。这就意味着,现在应该是一年里小龙虾最贵的时候。
然而,老曹打听到的最便宜的小区团购鲜活小龙虾价格,是小青18元一斤,中青27元一斤,大青33元一斤。
以最适合做油焖虾和蒸虾的大青为例,从2017年和2018年的价格顶峰时,3月下旬时的一斤大青至少卖到48元,品质好一些的要卖到50元。即使在2015年、2016年市场刚开始爆红时,7到8钱一只的大青也要卖到每斤42元以上。
去年的小龙虾曾遭遇价格大跌,但大青的价格也在每斤45元以上。回头再看看今年现在的价格,同样是7到8钱的大青,打听到的一斤最低33元,最高也只要36元。
这中间的价差主要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品质的差别。一位小龙虾零售商跟老曹说:“这几年卖虾子,3月底到4月初刚上市,小青从来没有低于22元一斤,大青从来没有低于45元一斤,今年吃虾子肯定最划算。”
疫情之下消费量锐减
至于虾子价格如此便宜的原因,当然主要来自于疫情导致的餐厅关门,市场歇业,农户们年前投苗的小龙虾必须出水上市,团购的消费量与过去餐饮、零售市场相比,简直就是蚂蚁与大象的差别。
不过小龙虾零售商们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影响只是总额赚多赚少的问题,他们在每斤小龙虾单价上赚的钱没有太大差别,共克时艰的阶段,虾子卖得少,也就只能少赚点。
这就引出了老曹要说的坏消息——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果有,可能就是属于虾农的春天。道理其实很简单,虾价便宜了,中间商和零售商都没在单价上少赚,那么只能是虾农的地头价在大幅降低。
老曹从虾农们处打听到的情况是,即使是去年低迷的行情里,也从没有在3月初抢市的时候有过现在的低价。
根据老曹打听到的信息,现在武汉本地小龙虾中,有40%的成虾出水入市,但地头收购价却已创同期新低,小青在13到15元一斤,中青在20元到23元一斤,大青则只在25元到28元一斤,均比往年每斤要低5到10元,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
城市解封后或将涨价
疫情的影响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有目前社区团购的数量,远不足以弥补各个环节增加的成本。
一位在新洲养殖小龙虾多年的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老曹,与淡水鱼相比,小龙虾多出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工支出。捕捞出水的地笼数量庞大,出水以后的虾子必须进行仔细的分拣,这两项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还必须以熟练工为主。而在疫情之下,人工是最稀缺的资源,成本比往年要高出不少。再就是此时刚刚出水的小龙虾相对比较脆弱,与过去只用集中运到一个市场或餐厅相比,辗转送到不同小区时的路途耗损会更大。此时一个小区里团购的小龙虾数量并不算多,中间的综合成本会让一些小养殖户望而却步。
更重要的是,因为当下运往外地的物流因疫情受阻,成熟的小龙虾运不出去,最让农户们着急。用这位负责人的话说,即使有部分农户此前能够找到销路卖一些,对于现在上市的存塘量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最要紧的是,本地农户们主要都是通过稻田养虾,成熟期在3月到5月,往后就要种中稻。所以最多只有3个月的上市期。即使是5月出水的小龙虾,到6、7月也已进入了小龙虾市场的稳定期,无法指望靠着短暂的“翘尾”来挣回前期的损失。现在只能期盼着城市早日恢复正常,更多的小龙虾能够送进市场,送进餐馆,送往全国。
疫情之下,共克时艰。老曹觉得,现在已经到了每个人亮出自己小龙虾吃货本色的时候,毕竟城市解封恢复之后,虾价肯定会出现合理反弹。多买一份活虾,就是多省一笔钱,一大笔的那种。
而且,用“省钱”的消费方式来帮助困境中的虾农,老曹先买为敬!